[实用新型]一种上中间包导流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3161.5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4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柳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华京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B22D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导流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中间包导流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钕铁硼薄片生产中,钕铁硼熔液经过上中间包导流板,在达到上中间包,再使用加工铜辊加工。
但现有的上中间包导流板是一块平面板,1460℃左右的钕铁硼熔液从坩埚中倒入到上中间包导流板后,会在导流板上产生一条窄幅条状流动形状,再落入到下中间包,这样窄幅条状流体铺不满上中间包整个宽度,这样使得熔液集中在下中间包中央位置,这样流经铜辊表面时不易形成满铺面,直接影响薄片厚度分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上中间包导流板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上中间包导流板结构,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两边具有边挡板,该板体的板身槽内横向设有一缓流条,所述缓流条的外部轮廓呈波浪弧状;所述板体的板身槽内还横向设有一存料腔,所述存料腔呈一个三角状,且所述存料腔的前沿边缘高度低于存料腔的后沿边缘高度,所述板体的板身槽内的末端设有一排分流槽,所述分流槽沿板体长度方向延伸,且该分流槽沿着所述存料腔的后沿边缘相分布,所述存料腔内的流体从腔体内溢流再经过分流槽均匀分流后流出导流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缓流条能够让在板体内的钕铁硼熔液降低流速,采用的存料腔能够存储一定量的钕铁硼熔液,让钕铁硼熔液采用溢流的方式流入到分流槽内,经过了分流槽的均匀分流,防止了钕铁硼熔液呈窄幅条状流动形状流出导流板,使得钕铁硼熔液均匀流经下中间包,在铜辊表面形成满铺面,有效地防止了厚薄不均匀亮带或断带现象的出现,改善了钕铁硼薄片的厚度分布,同样也改善了金相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上中间包导流板结构,包括板体1,板体1两边具有边挡板2,板体1形成一个U型流槽。
板体的板身槽内横向设有一缓流条3,缓流条3的外部轮廓呈波浪弧状,波浪弧状的缓流条能够降低板体内的流体流速。
板体的板身槽内还横向设有存料腔4,存料腔4呈一个三角状,且存料腔4的前沿边缘41高度低于存料腔4的后沿边缘42高度,这样的设计流体只能使用溢流的方式往下流。
板体的板身槽内的末端设有一排分流槽5,分流槽5沿板体长度方向延伸,且该分流槽5沿着存料腔4的后沿边缘相分布,存料腔4内的流体从腔体内溢流再经过分流槽均匀分流后流出导流板。
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缓流条能够让在板体内的钕铁硼熔液降低流速,采用的存料腔能够存储一定量的钕铁硼熔液,让钕铁硼熔液采用溢流的方式流入到分流槽内,经过了分流槽的均匀分流,防止了钕铁硼熔液呈窄幅条状流动形状流出导流板,使得钕铁硼熔液均匀流经下中间包,在铜辊表面形成满铺面,有效地防止了厚薄不均匀亮带或断带现象的出现,改善了钕铁硼薄片的厚度分布,同样也改善了金相结构。
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和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华京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赣州华京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31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钨粉与稀土氧化物粉末的混料装置
- 下一篇:露天无藻的铸造机循环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