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镊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3829.6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0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蔡鹏;邓业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30 | 分类号: | A61B17/3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镊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省力且可发光的镊子。
背景技术
在医疗活动以及科研工作中,经常会用到镊子来夹持物品,例如:医护成员在夹住药棉对患者患面进行清创或消毒;或生物科研领域实验员以及组培公司的接种工,都会长时间的使用镊子进行实验工作。由于传统镊子的镊柄部位较窄,对拇指与食指受到的的压力较大,长时间压紧镊柄,导致拇指与食指疼痛且费力,导致手指疲劳。
目前市面上的镊子一般是不带光源,因此,当光线不足,或是钳装小物件内细小零件时,必须通过外部光源的辅助,但如果是精细实验操作与手术时,外部灯光无法深入镊子夹置物品在位置,则会影响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镊子。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的镊子,包括镊子本体,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在镊子本体的镊柄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磁铁。镊子的左右两镊片末端表面设置荧光涂层。
所述磁铁为圆形磁铁,其中一个磁铁固定设置在镊柄上,另一磁铁表面为凹凸面,且可手动转换S/N极的活动设置在相对应的镊柄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构思巧妙新颖,使用镊子时镊柄的表面积加大,拇指与食指收到的压力大大减小,相对手指对镊子施加的压力也可以大大减小。加上磁铁的天然吸引力与排斥力,从而达到省力以及保护手指的目的。在左右两镊片末端表面设置荧光涂层,使得镊子可以在光线较暗环境中准确的进行手术与实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以减轻医疗或科研工作者的劳动强度。制造成本较低,便于普及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省力的镊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镊柄 2.右镊柄 3.第一磁铁 4.第二磁铁 5、6.均为表面设置有荧光涂层的镊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省力的镊子,由镊子、左镊柄1和分别对应设置右镊柄2两侧的第一磁铁3、第二磁铁4组成。第一磁铁3表面为凹凸面,且固定设置在镊柄1上,第二磁铁4表面为凹凸面,且可手动转换S/N极的活动设置在相对应的镊柄2上。左右两镊片均设置有荧光涂层,且能发出荧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未经广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38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