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立体声音响收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4321.8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5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郭方敏;郎权明;陆海东;张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114 | 分类号: | H04B10/114;H04B10/40;H04R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立体声 音响 收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红外立体声音响收发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通信设备的可靠性、集成度、安全性、稳定性和保密性等性能也随着人们的需求而日渐提高。而红外通信技术由于制作成本较低,安全性高,不需要实体连线而被广泛的运用到各种小型移动设备的数据交互和各式电器设备的控制当中。从有线通信到现在普及的无线通信,各式各样的通信设备和通信手段充斥着人们的眼球,上网或收看电视,收听广播等活动中,为了不影响他人,都会选择使用耳机。有线通信由于通信距离受到导线长短的限制,而且线路干扰人们的活动,不容易进行整理,使用很不方便。
基于无线通信在现在科技发达的时代运用广泛,其中蓝牙、射频和红外通信在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中运用最为广泛。而红外通信技术具有安全性好,保密性能高并且绿色无害等优点。在日常生活中,红外线无处不在,不论是太阳光线还是家里的日光灯发出的光纤都存在着红外光。发送端将输入的立体声信号为两路不同频率的调频脉冲信号,经过红外发送管发送。接收端的红外接收头将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选频、放大、解调后输出。解决了上述有线通信设备存在的弊端,并且美观实用。
现有技术存在驱动电流过大,信噪比小,噪声过大,传输距离短,接受角度小以及无法实现立体声大功率音响的无线传输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红外立体声音响收发装置,采用红外接、发模块,将输入的立体声音频信号调制成高、低频信号进行红外发射和接收,实现点对点进行立体声音响的无线传输,具有调制频率高、带宽宽和抗干扰性能强,结构简单,集成度高,安全性好,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无有害辐射产生,绿色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红外立体声音响收发装置,其特点是该音响收发装置由红外光信号发送电路和红外光信号接收电路组成,所述红外光信号发送电路由音频输入模块、高频提升模块、ALC前置放大模块、频率调制模块、幅度键控模块和功率驱动发射模块组成;所述红外光信号接收电路由接收与前置放大模块、选频放大模块、增益平衡放大模块、限幅解调模块和功率输出模块组成;所述音频输入模块将接入的音频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高频提升模块放大后输入ALC前置放大模块,经ALC前置放大模块放大的信号依次输入频率调制模块和幅度键控模块进行频率和幅度调制,调制的光信号由功率驱动发射模块进行红外发射;所述接收与前置放大模块将接收的红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依次输入选频放大模块和增益平衡放大模块进行选频放大,选频放大的信号经限幅解调模块的限幅和解调处理,还原出两路音频信号经功率输出模块的功率放大后以立体声音频信号输出,实现立体声音响的无线传输。
所述ALC前置放大模块采用双通道前置放大器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和音质处理。
所述频率调制模块采用LM567芯片分别以40kHz和80kHz频率进行调制。
所述幅度键控模块采用施密特触发器对输入信号进行ASK调幅处理。
所述接收与前置放大模块中的前置放大由电压跟随器与同相放大电路组成。
所述选频放大模块采用两阶中频变压器选频电路级联进行选频放大。
所述增益平衡放大模块采用RC选频电路对输入信号进行选频放大。
所述限幅解调模块采用解调芯片对输入信号进行限幅和解调以还原立体声音频信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距离远,方向性好,抗干扰性能强,噪音小,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大大改进了现有无线扩音系统频谱资源浪费、保密性差、功耗大等缺陷,为无线扩音和车载无线耳机提供了很好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本实用新型由红外光信号发送电路1和红外光信号接收电路2组成,所述红外光信号发送电路1由音频输入模块11、高频提升模块12、ALC前置放大模块13、频率调制模块14、幅度键控模块15和功率驱动发射模块16组成;所述红外光信号接收电路2由接收与前置放大模块21、选频放大模块22、增益平衡放大模块23、限幅解调模块24和功率输出模块25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43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