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卷帘式窗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4969.5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8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升;陈革升;陈惠兰;郑周利;陈素妹;陈记欣;胡皓;颜色勇;洪倩荣;陈清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固美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02 | 分类号: | E06B7/02;E06B9/40;E06B9/78;E06B5/16;E06B5/20;E04D13/035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2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卷帘 窗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关闭装置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手动卷帘式窗户。
背景技术
窗户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便于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的洞口,以保证建筑内的通气和采光,对于一座建筑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
现有窗户一般由窗框、玻璃和活动构件(铰链、执手、滑轮等)三部分组成,现有窗户存在以下问题:1、窗户面积较大时,玻璃外侧难以清洗,特别是对高层建筑,清洗时玻璃窗时还存在极大地危险性;2、玻璃窗户容易破碎,散落至地面的玻璃碎片难以清除干净,容易造成划伤他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动卷帘式窗户,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玻璃窗户存在玻璃外侧难以清洗、玻璃容易破碎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动卷帘式窗户,包括窗框,窗框形成一窗口,还包括透明塑料软膜、卷芯、辊轴、立杆以及拉珠,卷芯可在竖直方向转动地设置于窗框内,辊轴可在窗口中左右滑动地设置于窗框,立杆设置于窗框内,透明塑料软膜的一端卷设于卷芯,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绕经辊轴后设置于立杆,使卷芯与辊轴之间、立杆与辊轴之间均布有一层透明塑料软膜;该窗户还包括一驱动卷芯和辊轴动作且与拉珠相互联动的传动机构,透明塑料软膜在拉珠作用下可卷收于卷芯或在窗口中展开。
进一步,上述传动机构包括与上述卷芯相啮合的转轴以及与上述拉珠相啮合的珠轮,该转轴水平设置于窗框内,转轴与珠轮之间通过齿轮联动,该转轴还设有一与之相啮合的卷轮,该卷轮卷绕有用于拉动辊轴的拉绳。
进一步,上述转轴与卷芯和卷轮之间均通过蜗杆蜗轮机构联动。
进一步,上述窗框在窗口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导向槽,上述辊轴由通轴和辊体组成,通轴的两端均设有一滚轮,该滚轮可滑动的设于导向槽内。
进一步,上述立杆可转动地设置于窗框内,立杆的两端均套设有一扭簧,扭簧的一端卡设于窗框,另一端固定于立杆,上述透明塑料软膜的自由端卷绕于立杆。
进一步,该窗户还包括密封条,上述窗框还设有条形槽,密封条卡设于条形槽内。
进一步,上述透明塑料软膜采用石墨烯复合材料制成。
进一步,上述透明塑料软膜的厚度为0.2mm~0.8mm。
由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本实用新型包括窗框、透明塑料软膜、卷芯、辊轴、立杆、拉珠以及传动机构,卷芯与辊轴可活动地设置于窗框,透明塑料软膜的一端卷设于卷芯,另一端绕经辊轴后设置于立杆;拉动拉珠时,透明塑料软膜在上述传动机构作用下卷收于卷芯或在窗口中展开。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可卷收的透明塑料软膜作为窗扇,具有容易更换、破碎后不会伤及他人、容易清洗等优点。窗户关闭时,在窗口处形成双层透明塑料软膜,具有较强的隔音、隔热功能。
其二、本实用新型中,立杆可转动地设置于窗框内,立杆的两端均套设有一扭簧,透明塑料软膜的自由端卷绕于立杆。当透明塑料软膜过松或过紧时,由于扭簧的作用,立杆会收卷或放出一定长度的透明塑料软膜,使透明塑料软膜始终处于适当程度地绷紧状态下,起到微调作用,让窗户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窗户(未画出窗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窗户打开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窗户闭合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手动卷帘式窗户,包括窗框1,窗框1形成一窗口11,窗口11内设有用于充当窗扇的透明塑料软膜2,并且在窗框1的左侧还设有一供人们操作使用的拉珠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固美金属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固美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49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