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在圆柱型锂电池正极焊接金属连接片的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5173.1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5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彬;施利勇;孙常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圆柱 锂电池 正极 焊接 金属 连接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组的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在圆柱型锂电池正极焊接金属连接片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大容量、高功率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和无污染等优异的性能,因此短短几年就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现己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计算机及消费电子用电器具等,受到全世界科技界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然而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广泛、生产力成本效率、及品质的不断提高,市场对高端产品的需求,落后的生产设备及工艺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锂离子电池种类很多,按照所用电解质材料不同,锂离子电池可以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按正极材料分类:氧化钴锂型、氧化镍锂型和氧化锰锂型;按形状分类,可分为圆柱型、方形和扣式(或钱币形)。其中,圆柱型锂离子二次电池,以下简称圆柱型锂电池,具有金属材质的外壳,一般为液态锂离子电池。
由于单节圆柱型锂电池的输出功率较低,目前,为了提高锂电池的输出功率,圆柱型锂电池组在生产中一般将多个锂电池电芯简单组合在一起,然后直接加板加线。现有的锂电池模组结构通常包括一个壳体,在壳体内设置多个电芯,各个电芯的正负极按照输出规格要求设定好后,透过软性连接线连接各个电芯,同时,采用焊接的方式,通过软性连接线与设置在壳体上的输出导电柱相连接,之后,整个锂电池模组通过导电柱上的连接导电端子进行输出供电。
为了方便连接,通常在连接各锂电池之前,先在锂电池的正极上焊接镍带,从而便于后续的连接和安装。现有技术中,手工进行镍带安装和焊接,不仅耗费人力,效率低,并且过程中,仅依靠手动定位,从而导致焊接质量也无法保证,直接影响后续制作而成的锂电池组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圆柱型锂电池正极焊接金属连接片的定位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提高锂电池组的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人工成本。
一种用于在圆柱型锂电池正极焊接金属连接片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具有邻接的且相互垂直的第一定位安装面和第二定位安装面,其中第一定位安装面上具有与锂电池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安装面上具有与金属连接片相配合且与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内,两者相邻近的两个端部为开口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锂电池放置在第一定位槽内,锂电池的正极靠近第二定位槽,将金属连接片放置在第二定位槽内,金属连接片部分伸出第二定位槽贴靠在锂电池的正极面上,然后将装有锂电池和金属连接片的本装置装入焊接机内焊接锂电池正极面,从而将金属连接片焊接在锂电池上。
为了使锂电池和金属片可以牢固得安装在定位座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底面嵌装有磁铁。磁铁还可以吸附金属连接片,使金属连接片紧密贴靠锂电池正极面。
为了方便金属连接片与锂电池配合,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槽或第二定位槽两端均为开口式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安装面处于定位座的顶面,所述第二定位安装面处于定位座的侧面。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安装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平行排布的第一定位槽,相应地所述第二定位安装面上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二定位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深度小于锂电池的半径。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深度大于金属连接片的厚度,长度小于金属连接片的长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金属连接片为镍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在圆柱型锂电池正极焊接金属连接片的定位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对锂电池和金属连接片进行定位后再进行自动焊接,有效提高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51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变形结构立方角的反光片
- 下一篇:一种铁路货运敞车下侧门折页座焊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