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原液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5867.5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6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忠;束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中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214437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原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液罐,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原液罐。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目前的食品行业中,各种茶品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品,由于茶品的种类繁多,一些茶品原料厂家在茶品量产之前一般会对产品进行小试,以分析茶品原液的品质。过程中会涉及很多装置和设备,由于各种茶的颗粒大小不同,有时需要不同的设备和装置进行提取,过程中会存在重复建造以及新建相关的配套设备,而且设备结构种类复杂,由此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满足不同茶品原液的分析生产需求的多功能原液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为,一种多功能原液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筒、外筒盖、内筒、内筒盖、滤孔板、滤网、滤网支撑板、支撑脚、蒸汽进管、外筒蒸汽出管和内筒蒸汽出管;支撑脚设置在外筒内的底部,滤网支撑板设置在支撑脚上,滤网设置在滤网支撑板上,外筒盖设置在外筒上端,在外筒底部设有一液体出口;蒸汽进管设置在外筒底部并与外筒内部连通,外筒蒸汽出管设在外筒上端的侧壁上并与外筒内部连通;内筒设置在外筒内的滤网支撑板上,在内筒上端设有内筒盖,内筒下端设有滤孔板,内筒蒸汽出管设在与外筒蒸汽出管相对应的内筒侧壁上并与内筒内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点为: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试验生产的大小来选择内筒或外筒进行茶品原液的分析生产,以满足不同的茶品原液的分析生产,其还具有出品效率高、便于清洗和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原液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筒1、外筒盖2、内筒3、内筒盖4、滤孔板5、滤网6、滤网支撑板7、支撑脚8、蒸汽进管9、外筒蒸汽出管10和内筒蒸汽出管11;支撑脚8设置在外筒1内的底部,滤网支撑板7设置在支撑脚8上,滤网6设置在滤网支撑板7上,外筒盖2设置在外筒1上端,在外筒1底部设有一液体出口1.1;蒸汽进管9设置在外筒1底部并与外筒1内部连通,外筒蒸汽出管10设在外筒1上端的侧壁上并与外筒1内部连通;内筒3设置在外筒1内的滤网支撑板7上,在内筒3上端设有内筒盖4,内筒3下端设有滤孔板5,内筒蒸汽出管11设在与外筒蒸汽出管10相对应的内筒3侧壁上并与内筒3内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在进行小排量茶品原液的分析生产时,将外筒蒸汽出管10和内筒蒸汽出管11连通,将茶叶放在内筒3内的滤孔板5上,在外筒1中放入适量的水,然后在内筒3上端盖好内筒盖4,在外筒1上端盖好外筒盖2,通过蒸汽进管9向外筒1内输入蒸汽对茶叶进行蒸汽加热,产生的茶叶原液集聚在外筒1底部;外筒1内的蒸汽通过内筒蒸汽出管11和外筒蒸汽出管10排出;生产完成后从外筒1底部的液体出口1.1提取茶叶原液;在进行较大排量茶品原液的分析生产时,将内筒3与内筒盖4从外筒1内取出,然后将茶叶放置在滤网6上,在外筒1上端盖好外筒盖2,通过蒸汽进管9向外筒1内输入蒸汽对茶叶进行蒸汽加热,产生的茶叶原液集聚在外筒1底部;外筒1内的蒸汽通过外筒蒸汽出管10排出;生产完成后从外筒1底部的液体出口1.1提取茶叶原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中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阴中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58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揉捻机的揉捻盘
- 下一篇:煮茶生产线蒸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