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气囊及安全气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6272.1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8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3 | 分类号: | B60R21/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黄健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气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气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气囊及安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安全技术的日益发展,驾乘人员的安全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目前大多数汽车均配置有安全气囊,安全气囊的安全起爆是保护驾乘人员的必要条件。安全气囊在起爆时,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把袋体充满并形成气袋,通过气袋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而排气的功能由气袋上的排气孔来实现。
例如,副驾驶员安全气囊气袋通常安装在副驾驶侧的仪表板上部,且被仪表板覆盖,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副驾驶员安全气囊起爆,并向副驾驶侧乘员及仪表板之间提供充有气体的气袋,以达到保护副驾驶员的目的。但是,副驾驶员安全气囊由于发生器压力较大,有时会出现气袋上部受气体瞬间冲击力过大导致气袋上部缝纫线处撕裂现象,从而影响气袋的保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气囊及安全气囊装置,能够防止气袋缝纫线处撕裂,提高气袋的保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安全气囊,包括:
气袋及位于所述气袋内的保护片;所述气袋为气袋上片及气袋圆周片缝合形成的袋体,所述气袋圆周片上还开设有气袋进气口;所述保护片由底片及顶片围成;所述保护片的底片开设有保护片进气口,所述气袋进气口及保护片进气口对应设置,用于伸入气体发生器的喷口;所述保护片的顶片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分流孔。
进一步地,所述顶片包括:相互拼接的两个侧片。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侧片上的相同位置处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分流孔。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侧片上的分流孔形状、大小均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片及气袋在所述保护片进气口及气袋进气口处缝合。
进一步地,所述气袋外还设有金属撑圈,所述金属撑圈上设有所述气体发生器安装孔;所述气袋和所述保护片依次固定在所述金属撑圈上,且所述保护片进气口、气袋进气口和所述气体发生器安装孔的位置均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气袋上在所述气袋进气口的周围、所述保护片在所述保护片的进气口的周围及所述金属撑圈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气袋和所述保护片通过螺栓或者螺钉固定在所述金属撑圈上。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片的材质为尼龙布,所述尼龙布中朝向所述气袋内部的一面上涂覆有阻燃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和如上述任一所述的安全气囊,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喷嘴依次从所述安全气囊中的气袋进气口及保护片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气囊及安全气囊装置,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通过在气袋内设置保护片,气体发生器的喷嘴依次伸入保护片和气袋的进气口,使得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首先经过保护片,其中,部分气体被保护片顶片上的分流孔分流之后充向气袋上片,减少了气袋上片承受的瞬间冲击力,从而,能有效防止气袋上片与气袋圆周片的缝纫线处撕裂,提高气袋的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全气囊中气袋及保护片撑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全气囊中保护片撑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全气囊中保护片的展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全气囊中保护片撑开时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全气囊中气袋及保护片撑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全气囊中保护片撑开时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气囊,包括:
气袋1及位于气袋1内的保护片2;气袋1为气袋上片11及气袋圆周片12缝合形成的袋体,气袋圆周片12上还开设有气袋进气口13;保护片2由底片21及顶片22围成;保护片2的底片21开设有保护片进气口23,气袋进气口23及保护片进气口13对应设置,用于伸入气体发生器的喷口3;保护片2的顶片2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分流孔24。
具体地,当车辆处于正常行驶状态时,保护片2随着气袋1的折叠而折叠放置。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迅速撑开保护片2及气袋1,由于气体最先接触保护片2的顶片,因此,保护片2的顶片被撑开,从而对气袋1的圆周片12起到了缓冲保护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62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钱包及其用于确定余额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冬用便携式老年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