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6688.3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5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黄辉;瞿卫东;陆忠心;徐飞;王月强;龚春彬;杨雷;李军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65 | 分类号: | 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妍;周荣芳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过电压 在线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变压器是电网中的关键设备,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会遭受各种类型的过电压,对变压器所承受过电压进行检测时研究变压器绝缘特性,进行变压器过电压防护的关键措施。
现有技术的研究中多通过电容式或电压互感器来对变电站过电压进行检测,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变电站过电压的检测,但难以对变压器本身所承受的过电压进行检测;还有例如通过变压器套管末屏进行过电压检测的方法,但这种方法需要将套管末屏拆开,这样不利于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因此,需要研究一种安全可靠的变压器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这对于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其能够安全可靠的对变压器过电压进行在线监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变压器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其与变压器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在线监测系统包含:
中性点连接线,其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三相中性点;
中性点避雷器,其输入端连接所述中性点连接线的输出端,其输出端通过避雷器接地引下线接地;
电流传感器,其套在所述的避雷器接地引下线外,用于感应所述中性点避雷器的过电压信号;
监控模块,其连接所述的电流传感器,用于采集显示电流传感器感应到的中性点避雷器的过电压信号。
上述的变压器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其中,所述的监控模块包含:
信号电缆,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
示波器,其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电缆的输出端。
上述的变压器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其中:
所述的示波器采用泰克4054示波器。
上述的变压器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其中:
所述的电流传感器的频带宽度为0~10MHz。
上述的变压器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其中:
所述的电流传感器的幅值范围为0~2000A。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基于中性点避雷器工作电流来对变压器进行过电压的在线监测,方便并且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变压器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其与变压器连接,所述的在线监测系统包含:中性点连接线1,其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三相中性点;中性点避雷器2,其输入端连接所述中性点连接线1的输出端,其输出端通过避雷器接地引下线3接地;电流传感器4,其套在所述的避雷器接地引下线3外,用于感应所述中性点避雷器2的过电压信号;监控模块,其连接所述的电流传感器4,用于采集显示电流传感器4感应到的中性点避雷器2的过电压信号。
所述的监控模块包含:信号电缆5,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4;示波器6,其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电缆5的输出端。
所述的示波器6采用泰克4054示波器。
所述的电流传感器4的频带宽度为0~10MHz;所述的电流传感器4的幅值范围为0~2000A。
该变压器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采用变压器三相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为了防止过电压,采用中性点避雷器2将中性点与大地连接,一旦变压器遭受过电压,过电压通过中性点避雷器2导通到大地,此时中性点避雷器2会动作,在避雷器接地引下线3中会通过该动作电流,该动作电流通过电流传感器4进行传感,通过信号电缆5接入示波器6进行采集显示。正常运行时,示波器6处于等待状态,一旦有信好进入,示波器6即采集并显示过电压信好。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66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