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整体式板栗剥壳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6819.8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9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武;谢锦潇;黄继文;胡小生;张灿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J43/26 | 分类号: | A47J43/2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整体 板栗 剥壳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栗子剥壳工具,尤指一种手动整体式板栗剥壳刀具。
背景技术
栗子又称板栗,是一种营养丰富而又美味的食品之一,但是板栗外面有一层坚硬的外壳,剥壳难度较大,尤其是生板栗,外壳与内部结合较紧密,剥壳难度更大。传统的剥壳方法就是牙咬、用普通刀具切开或划开,费时费力又会弄伤双手。
目前也有各种用于板栗剥壳的刀具或器具,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类型:
1.刀具型:例如CN201939173U公开的一种“弧形板栗剥壳刀具”、CN102987947A公开的“一种新型板栗剥壳器”,此类刀具或器具虽然针对板栗进行了改进,但是整体的使用方式与普通刀具类似,使用效果并不理想,且使用起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2.剪式或挤压式:例如CN202458024U公开的一种“栗子剥壳器”、CN103598834A公开的一种“板栗剥皮器”、CN203122197U公开的一种“剥栗子器”。此类器具虽然配合有刀片,但最终是通过挤压实现剥壳的,而挤压的力度不易控制,剥壳效果也不理想,而且结构复杂。
3.设计专门的结构通过划破外壳的形式:例如CN201806579U公开的“一种栗子剥皮器”、CN203328571U公开的一种“栗子剥仁器”,此类器具通过刀具的弧形运动划破外壳实现剥壳,操作较省力,使用也较安全。但是使用时需要多次对外壳不同位置进行操作,较为麻烦;而且切割深度不易控制。
总之,现有的板栗剥壳刀具或器具大多存在结构复杂、剥壳效果不理想、操作不方便等缺陷,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省力、使用安全、且不容易划到板栗肉的手动整体式板栗剥壳刀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手动整体式板栗剥壳刀具,包括手柄、刀杆及刀体,该手柄与刀杆连接,刀杆又与该刀体连接;所述刀体远离刀杆的一面形成有内凹锥面,该刀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从内凹锥面向外延伸并贯通的槽缝;该槽缝相对于刀体的轴线倾斜设置,这样其与内凹锥面相交后的夹角一端为锐角一端为钝角,而该槽缝与内凹锥面锐角端的交线形成主刀刃,且该主刀刃的一端相对钝角端高。
优选地,所述的内凹锥面的底部设置一个圆形限位槽,该圆形限位槽的深度相当于板栗外壳的厚度,该限位槽的侧壁与所述槽缝之间与所述主刀刃相连接一侧的交线形成副刀刃。
优选地,所述内凹锥面外侧设置有一个外锥面,该外锥面与所述槽缝位于主刀刃一侧的交线形成后刀刃。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省力:采用旋转式切割方式,整个刀具类似于一个铣刀,配合长刀杆使剥壳操作更为省力,而且设计了一个槽缝相当于铣刀的排削槽,可以将剥离的板栗外壳排出,不会因为外壳的剥离而影响切割;
2.不会切到板栗肉:设计的内凹锥面以及进一步的设置的限位槽,可以控制切割深度,不容易切到板栗肉,使剥出的板栗更完整、美观;
3.安全:使用时,一手将板栗将刀体方向压,一手旋转刀具,刀刃远离双手,限位槽还可以进一步限制住板栗,可以更好的控制切割动作,不至于对双手造成伤害;
4.效率高:因为安全、省力,所以剥壳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刀体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刀体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刀体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68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