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承载皮带张紧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6916.7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2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曾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博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36 | 分类号: | F16H55/36;F16H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傅剑舟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 皮带 张紧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张紧轮,特别涉及一种高承载皮带张紧轮,属于机械传动附件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汽车传动中,皮带传动应用非常广泛,为了保证传动可靠有效,安装皮带张紧轮非常有必要。张紧轮轴承的使用寿命是影响张紧轮使用寿命的关键要素,尤其在工程及矿山机械柴油机皮带张紧轮,这些柴油机绝大部分为大马力发动机,皮带张紧轮的工况十分恶劣,传统结构的皮带张紧轮轴承为单列深沟球轴承,因其转速性能较好,价格较为便宜,该轴承广泛运用于乘用车皮带张紧轮,而在卡车张紧轮上却存在两点不足:1、轴承所受的径向载荷都比较大(8PK/10PK/12PK多楔带等,而乘用车一般不超过6PK),2、皮带的楔数越多,对应的皮带轮宽度越宽,这种情况下采用单列轴承轴的向游隙偏大,压入皮带轮内孔后导致皮带轮的偏摆角度较大使得皮带轮使用过程中平稳性较差。因此,采用传统的单列深沟球轴承的卡车张紧轮相对乘用车张紧轮的失效比例(PPM值)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稳性好、密封性能高、能承受较大载荷的高承载皮带张紧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承载皮带张紧轮,包括皮带轮和连接皮带轮的支板,所述支板上设有弹簧支撑套和中心轴套,所述弹簧支撑套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内设有弹簧垫板,所述弹簧支撑套与支板之间设有垫圈,所述皮带轮内设有双列角接触轴承,且皮带轮内在双列角接触轴承两侧设有防尘盖,所述皮带轮端面通过六角头带肩螺栓固定有前端盖,且前端盖设于防尘盖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支板端面设有端盖,且端盖与弹簧支撑套、中心轴套三者同心,且端盖与弹簧支撑套之间形成的凹槽内设有蝶形弹簧座,所述蝶形弹簧座内设有蝶形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轴套上设有衬套。
作为优选,所述垫圈与弹簧支撑套之间设有平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双排角接触滚珠替代了传统的单列深沟球轴承,既能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又能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且双排滚珠轴承为一体式轴承,在轮系共面性较差的情况下,尤其是8PK~12PK多楔带轮系,使用该结构形式轴承,对于皮带轮的偏载保护有极大的改善效果,轴承偏摆角度小,轴承密封圈的受力比较均匀,且还设置了防尘盖和前端盖,提高了密封性能,从而提高皮带张紧轮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弹簧支撑套,2、支板,3、中心轴套,4、衬套,5、弹簧垫板,6、弹簧,7、平板,8、垫圈,9、防尘盖,10、六角头带肩螺栓,11、前端盖,12、皮带轮,13、双列角接触轴承,14、蝶形弹簧座,15、端盖,16、蝶形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承载皮带张紧轮,包括皮带轮12和连接皮带轮12的支板2,支板2上设有弹簧支撑套1和中心轴套3,中心轴套3上设有衬套4;弹簧支撑套1内设有弹簧6,弹簧6内设有弹簧垫板5,弹簧支撑套1与支板2之间设有垫圈8,垫圈8与弹簧支撑套1之间设有平板7;皮带轮12内设有双列角接触轴承13,且皮带轮12内在双列角接触轴承13两侧设有防尘盖9,皮带轮12端面通过六角头带肩螺栓10固定有前端盖11,且前端盖11设于防尘盖9外侧;支板2端面设有端盖15,且端盖15与弹簧支撑套1、中心轴套3三者同心,且端盖15与弹簧支撑套1之间形成的凹槽内设有蝶形弹簧座14,所述蝶形弹簧座14内设有蝶形弹簧16。
本实用新型通过双排角接触滚珠13替代了传统的单列深沟球轴承,既能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又能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且双排滚珠轴承13为一体式轴承,在轮系共面性较差的情况下,尤其是8PK~12PK多楔带轮系,使用该结构形式轴承,对于皮带轮的偏载保护有极大的改善效果,轴承偏摆角度小,轴承密封圈的受力比较均匀,且还设置了防尘盖9和前端盖11,提高了密封性能,从而提高皮带张紧轮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博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博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69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