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型化工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7003.7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9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侯成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深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化工 废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废水处理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高效型化工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化工废水是指化工生产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化工废水多种多样,多数有剧毒,在生物体内有一定的积累作用,在水体中具有明显的耗氧性质,易使水质恶化;随着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其所产生的废水数量迅猛增加,废水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
目前,环保引起了国家、社会及工厂的重视,但是,前述废水量很大,采用现有的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其处理能力欠佳,其废水处理效率较低、处理成本较高,往往会出现一些小型化工厂选择违法私自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的不良现象,这些废水进入公共水源后,给环境及人类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危害。
因此,有必要提高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及效率,降低废水处理成本,多方面来减少甚至杜绝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型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其通过浓缩预处理大大减轻了后续反应池等装置的负荷,以及配合反应池、絮凝搅拌池等装置的特殊结构设计,提高了各环节处理效率,因此,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处理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型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有浓缩蒸发池、一次沉淀池、反应池、絮凝搅拌池、二次沉淀池、集污池、压滤装置、干化装置、焚烧装置、第一吸附塔及第二吸附塔;
其中,该浓缩蒸发池具有化工废水输端、气体输出端及浓缩废液输出端,该浓缩蒸发池内配置有液位传感器及用于对浓缩蒸发池内废水进行加热蒸发的加热装置,该气体输出端连接于第一吸附塔,该第一吸附塔具有第一达标气体排放口;
该浓缩废液输出端连接一次沉淀池;该一次沉淀池具有上液输出端和第一次沉淀污泥输出端,该上液输出端连接于前述反应池,该第一次沉淀污泥输出端连接于前述集污池;该反应池顶端开设有药剂加入口,该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该第一搅拌装置包括有横向旋转轴和连接于旋转轴周侧的若干搅拌叶片,该反应池底部开设有出液口,该出液口连接于前述絮凝搅拌池,该絮凝搅拌池上端开设有絮凝剂加入口,该絮凝搅拌池内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该絮凝搅拌池的输出端连接于前述二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具有第二次沉淀污泥输出端和达标废水输出端,该第二次沉淀污泥输出端亦连接于前述集污池;
该集污池的输出端连接于前述压滤装置,该压滤装置具有湿污泥输出端和滤液输出端,该滤液输出端连接至前述反应池,该湿污泥输出端连接于干化装置,该干化装置、焚烧装置、除尘装置及第二吸附塔依次连接,该第二吸附塔具有第二达标气体排放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反应池顶端开设有上液输入端,前述上液输出端连接于该上液输入端;所述第一搅拌装置的搅拌叶片包括有上侧叶片和下侧叶片,其下侧叶片包括有垂直连接于旋转轴上的连接杆和连接于该连接杆下端的弧形助流板;该弧形助流板呈向下拱起之结构,且弧形助流板倾斜设置,其具有一端较高侧和另一端较低侧,其该较低侧朝向前述出液口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弧形助流板的较低侧一体连接有径向垂直于弧形助流板内壁面的聚流挡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浓缩蒸发池的气体输出端配置有轴流风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其主要是通过设置浓缩蒸发池、一次沉淀池、反应池、絮凝搅拌池、二次沉淀池、集污池、压滤装置、干化装置、焚烧装置、第一吸附塔及第二吸附塔,其浓缩预处理大大减轻了后续反应池等装置的负荷,以及配合反应池、絮凝搅拌池等装置的特殊结构设计,提高了各环节处理效率,因此,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处理效率。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流程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浓缩蒸发池 11、化工废水输端
12、气体输出端 13、浓缩废液输出端
14、液位传感器 15、加热装置
16、第一吸附塔 161、第一达标气体排放口
20、一次沉淀池 21、上液输出端
22、第一次沉淀污泥输出端 30、反应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深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深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70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家用水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废水分类合并预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