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离心铸造机端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7169.9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6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3/10 | 分类号: | B22D13/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008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离心铸造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离心铸造机,尤其涉及一种卧式离心铸造机端盖结构。
背景技术
离心铸造机是一种利用离心力,金属液进入高速旋转的型筒内,在离心力作用下冷却、成型以获取金属铸件的铸造设备。其中,卧式铸造机是一种典型的离心铸造机,主要用于浇注各种管状铸件。现有卧式铸造机主要结构为包括水平设置的型筒,型筒下方由成对设置的托轮支承并可靠托轮带动旋转,托轮和动力装置相连并靠其带动,型筒内部两端处设置有圆环形的端盖。其中型筒的离心转动动力主要通过型筒与托轮之间的摩擦力提供,型筒与托轮之间为线接触,线接触面积比较小,提供的摩擦力比较小,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型筒的离心运动的速度是有限的,如出现转速不能满足管件的成型速度需求时。在浇铸生产过程中,型筒内的浇铸液就会因为离心力不够而溢出型筒两侧的端盖而发生溅钢或漏钢,并且,现有技术中的型筒在高速转动时, 轴向约束较小甚至没有,型筒经常会在托轮上跳跃,波动较大,出现一定的冲击,也难免使钢水溢出型筒端盖发生溅钢。甚至操作过程中浇铸液浇铸过量或做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导致晃动,钢液其巨大的热能和在离心力作用下的动能冲击,也会导致发生溅钢或漏钢事故。事故产生时,轻侧产生端盖型筒粘钢,影响后继脱模工作。重则钢液飞溅或粘钢损坏端盖或者型筒甚至铸件报废等。而且发生溅钢及漏钢事故时,更是严重危害操作人员人身安全。
在现有技术中,型筒两端的端盖与型筒共同组成成型腔,溅钢或漏钢发生时主要靠铸造机外的保护壳防护。但也只是防护了溅钢或漏钢时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没有解决如何防护溅钢或漏钢发生以及发生事故时设备本身的防护问题。如端盖、型筒等因粘钢影响后继脱模甚至报废的问题等。另外,现有的卧式离心铸造机中,端盖常常主要仅由金属板构成,防火保护效果较差,容易烧毁,进而造成溅钢或漏钢。
如何改进以上现有技术中离心铸造机的端盖结构,提高铸造设备安全性,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很好地避免型筒发生溅钢或漏钢事故的卧式离心铸造机端盖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卧式离心铸造机端盖结构,端盖整体呈圆环形且安装于型筒内部两端处,其特征在于,端盖上设置有能够引出并收集外溢金属液的引流收集结构以及能够阻隔和回流金属液的阻隔回流结构。
其中,所述引流收集结构,包括所述端盖外侧端口处沿轴向向外延伸形成的一个整体呈筒形的延伸部,延伸部外端向外超出型筒端面位置,且延伸部外端端口处具有沿径向延伸形成的导向法兰盘,延伸部外端端口处还套设固定有一个空心环形结构的防护罩,所述导向法兰盘位于防护罩内且防护罩外侧面中心正对延伸部外端端口设置有开口。
这样,将端盖外侧端口向外延伸出型筒端口位置并设置了导向法兰盘,这样,当铸造金属液从端盖口流出后,会沿导向法兰盘从径向向外甩出,并被防护罩所收集,进而避免了金属液飞溅伤人或漏出后粘钢损坏端盖的现象发生,保证生产安全。
作为优化,所述导向法兰盘外端表面沿环形均匀分布有沿径向设置的引流槽。这样,引流槽能够更好地将流出的金属液沿径向向外引导。
更好的选择是,引流槽入口位置设置为外扩的喇叭形且相邻的喇叭形入口在端盖外端口处相连。这样能够对端盖整个端口周边流出的金属液均被引流槽吸纳使其沿径向流出。使引流槽更好地达成引流效果。
作为优化,所述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和设置于端盖本体内端端面和内表面的耐火材料层(具体实施时,导向法兰盘外端表面也设置有耐火材料层,引流槽形成于其上),端盖本体内端端面的耐火材料层表面还设置有一层石棉垫板。这样,可以提高端盖的耐火防护性,避免端盖被烧坏,提高防护作用。
作为优化,所述端盖和石棉垫板卡接限位于型筒内腔靠内一侧的一个台阶和靠外一侧的沿环形均布插接于型筒内圈壁销孔内的一圈定位销之间。
这样,端盖靠台阶和定位销卡接限位,可以更好地实现端盖的固定安装,达到方便拆装的效果。
作为优化,所述端盖本体由位于内侧位置的整体呈环形的第一钢构件、位于中部位置的整体呈筒形的第二钢构件和位于外侧位置的整体呈环形的第三钢构件焊接得到,所述第一钢构件内侧表面具有一个环形的容纳槽。
这样,更加方便端盖本体的生产,且提高了端盖本体和耐火材料层之间的结合强度,提高端盖防火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71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水预处理专用铁水包
- 下一篇:一种浮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