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型空气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7355.2 | 申请日: | 2015-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3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许光;陈喜娥;马洪亮;桑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亿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26 | 分类号: | F02M35/0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137***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空气滤清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进气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型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空气滤清器主要应用在气动机械、内燃机械等领域,作用是为这些机械设备提供清洁的空气,以防这些机械设备在工作中吸入带有杂质颗粒的空气而增加磨蚀和损坏的几率。空气滤清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滤芯和机壳,其中滤芯是主要的过滤部分,承担着气体的过滤工作,而机壳是为滤芯提供必要保护的外部结构。
汽车发动机是非常精密的机件,极小的杂质都会损伤发动机。因此,空气在进入气缸之前,必须先经过空气滤清器的细密的过滤,才能进入气缸。空气滤清器是发动机的守护神,空气滤清器状态的好坏关系着发动机的寿命。
现有的空气滤清器包括可拆分的上下盖,上盖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上下盖内置有滤芯,进气口焊接在上盖的一侧,滤芯的上端开口与出气口采取端面密封,出气口往往也是采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上盖上。这样设置的缺点在于:
1.出气口与滤芯的上端开口采取端面密封,存在密封面积小、密封面的平整度难以确保的缺点,容易导致密封效果不好,从而引起进气短路现象;
2.上、下盖和进、出气口都为金属件,需采取焊接工艺,造成开发、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密性能好,安全可靠的安全型空气滤清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全型空气滤清器,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对装在一起形成腔体,所述上盖的一侧设置进气口,所述上盖的上端设置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外侧设置过滤网,所述腔体内部与进气口连接处设置叶片轮,所述腔体内部设置滤芯,所述滤芯的一端固定在上盖上,所述滤芯的另一端固定在下盖上,所述上盖与下盖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出气口与上盖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处的腔体内部设置淋水片。
进一步地,所述滤芯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上盖和下盖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盖和下盖构成腔体,将滤芯固定在腔体中间部位,防止滤芯设置在出气口处由于固定不牢固造成滤芯的松动,提高密封效果;通过在进气口处设置过滤网对外部进入的空气进行粗过滤,防止较大的杂物进入腔体堵塞滤芯;在进气口的腔体部位设置叶片轮,使进入到腔体的气体以旋流的方式,提高进风效果;本实用新型上盖上的进气口与出气口为一体结构,提高了腔体的密封效果;通过设置淋水片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除水,降低出气口输出的空气湿度。通过螺栓将滤芯固定,便于滤芯的更换和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型空气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中所示的一种安全型空气滤清器,包括:上盖1和下盖2,所述上盖1和下盖2对装在一起形成腔体,所述上盖1的一侧设置进气口3,所述上盖1的上端设置出气口6,所述进气口3外侧设置过滤网9,所述腔体内部与进气口3连接处设置叶片轮4,所述腔体内部设置滤芯5,所述滤芯5的一端固定在上盖1上,所述滤芯5的另一端固定在下盖2上,所述上盖1与下盖2之间通过螺栓8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上盖和下盖构成腔体,将滤芯固定在腔体中间部位,防止滤芯设置在出气口处由于固定不牢固造成滤芯的松动,提高密封效果,通过在进气口处设置过滤网对外部进入的空气进行粗过滤,防止较大的杂物进入腔体堵塞滤芯,在进气口的腔体部位设置叶片轮,使进入到腔体的气体以旋流的方式,提高进风效果。
所述进气口3、出气口6与上盖1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盖上的进气口与出气口为一体结构,极大的提高了腔体的密封效果。
所述出气口6处的腔体内部设置淋水片7。通过设置淋水片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除水,降低出气口输出的空气湿度。
所述滤芯5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上盖1和下盖2上。通过螺栓将滤芯固定,便于滤芯的更换和清洗。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亿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亿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73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机进气管
- 下一篇:一种新型车辆空气滤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