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车柜机械联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8267.4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4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聂明杨;席长贵;韩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控集团(成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1/133 | 分类号: | H02B11/133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曾娟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车 柜机 联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10KV断路器手车式高压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中的相邻柜间实现机械联锁的手车柜机械联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10KV断路器手车柜所考虑相邻柜(主供电源进线与备供电源进线)柜间联锁有两种方式:a、电气联锁;b、装程序锁(二锁一钥匙),上述两种方案均存在缺陷,第一种:电气联锁主要装闭锁电磁铁,通过辅助触点实现电气闭锁,由于闭锁电磁铁处于长期工作状态,容易出现被烧导致电气解锁失效,同时如果没有外加控制电源,电气闭锁也非常不方便,第二种方案,在相邻柜断路器手车上装程序锁,只能实现开门操作,从高压“五防”安全角度讲,不能实现关门操作断路器,不能满足标准及客户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解决相邻柜(主供电源进线与备供电源进线)柜间实现可靠的机械联锁的手车柜机械联锁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车柜机械联锁装置,包括带导向弯板、非带导向弯板、导套、螺母、联锁轴、压簧;所述非带导向弯板设置在第一断路器手车柜的手车右侧位置;所述带导向弯板设置在第二断路器手车柜的手车左侧位置;所述螺母套接在所述导套外壁上,将所述导套固定在所述第一断路器手车柜与所述第二断路器手车柜之间;所述压簧设置在所述导套内部,且与所述导套同轴;所述联锁轴穿过所述压簧和所述导套;当所述联锁轴受所述带导向弯板压力时,所述联锁轴挤压压簧并向压力方向移动;当所述带导向弯板对所述联锁轴压力消失时,所述联锁轴受所述压簧弹力而复位。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联锁轴与所述带导向弯板相邻的一侧端部设置有R型倒角。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联锁轴上设置有用于压紧压簧的销。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带导向弯板是上端带斜角的弯板。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非带导向弯板是上端带直角的弯板。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导套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压簧的凸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既解决了电气联锁在无控制电源的情况下电气联锁不方便或即使有工作电源因闭锁电磁铁长期处于工作状态导致电气闭锁失效不可靠的问题,又解决了装“程序锁”无法实现“关上中门才能操作断路器手车的“五防”安全问题,安全可靠地实现主供断路器与备供断路器按实际需求进行工作,从而实现相邻柜柜间断路器手车的机械联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联锁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应用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手车柜机械联锁装置,包括带导向弯板1、非带导向弯板2、导套3、螺母4、联锁轴5、压簧6;具体的,带导向弯板是上端带斜角的弯板,非带导向弯板是上端带直角的弯板。本实施例中所述非带导向弯板2设置在第一断路器手车柜21的手车右侧位置;所述带导向弯板1设置在第二断路器手车柜22的手车左侧位置;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带导向弯板与非导向弯板具体设置在哪一个断路器手车柜上,其位置是可调换的,目的是实现联锁功能即可。下面具体的介绍联锁装置的装配,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母4套接在所述导套3外壁上,将所述导套3固定在所述第一断路器手车柜与所述第二断路器手车柜之间;所述压簧6设置在所述导套3内部,且与所述导套3同轴;具体的,导套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压簧的凸台。所述联锁轴5穿过所述压簧6和所述导套3;联锁轴上设置有用于压紧压簧的销。优选的,联锁轴5与所述带导向弯板2相邻的一侧端部设置有R型倒角。当所述联锁轴5受所述带导向弯板2压力时,所述联锁轴5挤压压簧并向压力方向移动;当所述带导向弯板2对所述联锁轴5压力消失时,所述联锁轴5受所述压簧6弹力而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控集团(成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万控集团(成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82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