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缸盖罩盖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8483.9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2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金辰佑;金德衡;李星;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塑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24 | 分类号: | F02F1/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项丽 |
地址: | 2155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盖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罩盖总成,具体涉及一种气缸盖罩盖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发动机功率和扭矩的不断增大,发动机结构强度、噪声及振动问题尤为突出,而现有设计主要是采用增加气缸盖罩壁厚和加强筋的方法来解决。但壁厚的增加,却与发动机轻量化和体积空间小的设计相矛盾,而且成型工艺困难;加强筋设计的不合理,优化效果不明显,严重导致发动机性能的恶化。因此,目前亟需设计一种结构强度较高且轻量化和体积空间小的气缸盖罩盖总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气缸盖罩盖总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缸盖罩盖总成,它包括由左向右依次一体成型的第一罩盖壳体、第二罩盖壳体和第三罩盖壳体,所述第一罩盖壳体、所述第二罩盖壳体和所述第三罩盖壳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第二罩盖壳体中部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火花塞套管,所述第二罩盖壳体在所述火花塞套管的两侧处形成向上凸出的第一弧面,所述第三罩盖壳体和第一罩盖壳体的上表面均为向上凸出的弧面,所述第一弧面、所述第三罩盖壳体上表面以及所述第一罩盖壳体上表面平滑过渡,所述第一罩盖壳体设有加油口。
优化地,所述第一弧面设有沿所述第二罩盖壳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
优化地,所述第一罩盖壳体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弧面,所述第一弧面高于所述第三罩盖壳体上表面。
优化地,所述第一罩盖壳体、所述第二罩盖壳体和所述第三罩盖壳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根加强筋。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气缸盖罩盖总成,通过将第二罩盖壳体在火花塞套管的两侧处形成向上凸出的第一弧面,并且第三罩盖壳体和第一罩盖壳体的上表面均为向上凸出的弧面,它们的延展方向相同,这样能够充分优化气缸盖罩盖的力学机构,在不增加其壁厚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其抗冲击性能,确保了气缸盖罩盖具有较轻的重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缸盖罩盖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罩盖壳体;2、第二罩盖壳体;21、火花塞套管;22、第一弧面;23、凹槽;3、第三罩盖壳体;4、固定孔;5、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气缸盖罩盖总成,它主要包括第一罩盖壳体1、第二罩盖壳体2和第三罩盖壳体3。
其中,第一罩盖壳体1、第二罩盖壳体2和第三罩盖壳体3由左向右依次排列并一体成型,它们形成完整的气缸盖罩盖总成,其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4,用于对其进行固定。第二罩盖壳体2的中部设置有多个火花塞套管21,它们沿第二罩盖壳体2的长度方向分布;火花塞套管21将第二罩盖壳体2的上表面分割成两部分,这两部分均是向上凸出的弧面,即第二罩盖壳体2在火花塞套管21的两侧处形成向上凸出的第一弧面22。第三罩盖壳体3和第一罩盖壳体1的上表面均为向上凸出的弧面,它们与第二罩盖壳体2的上表面(即第一弧面22)平滑过渡,这些弧面的延展方向相同,能够充分优化气缸盖罩盖的力学机构,在不增加其壁厚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其抗冲击性能,确保了气缸盖罩盖具有较轻的重量。加油口11设置在第一罩盖壳体1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弧面22设有沿第二罩盖壳体2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23,这样能够提高气缸盖罩盖总成的抗冲击性能。第一罩盖壳体1上表面高于第一弧面22,第一弧面22高于第三罩盖壳体3上表面。第一罩盖壳体1、第二罩盖壳体2和第三罩盖壳体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根加强筋5,用于加强气缸盖罩盖总成的强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塑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塑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84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φ85mm缸径排放柴油机螺旋进气道
- 下一篇:燃气发动机燃烧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