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尾热回收腊制品绿色熏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9022.3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6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顾仁勇;银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首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4/044 | 分类号: | A23B4/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6000 湖南省湘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制品 绿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将熏烤产生的大部分有害物质去除的尾热回收腊制品绿色熏烤装置。
背景技术
腊制品由于其特殊的风味深受人们喜爱,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腊制品的制作一般都是腌制和发酵后再进行熏烤处理,在腊制品的熏烤过程中,如果燃烧产生一些对健康不利的成分不能有效去除(主要是多环烃、3、4-苯并芘、苯并蒽等有毒有害物质),就会在腊制品表面沉积并渗透到腊制品中去,食用后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现在一般认为燃烧产生的多环烃、3、4-苯并芘、苯并蒽等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存在烟雾之中的固体尘埃中,但现有的熏烤装置都很难去除这些固体尘埃和有害物质,也无法实现后期烟垢的高热处理和便捷清理,还存在无法回收尾热导致能耗高的缺陷,因而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对绿色、安全腊制品的高效、低能耗熏烤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尾热回收腊制品绿色熏烤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去除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而且能实现后期烟垢的高热处理和便捷清理,满足绿色、高效、低能耗熏烤的技术要求。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尾热回收腊制品绿色熏烤装置,包括熏房墙体,熏房墙体上设有布帘和气窗,其特征在于:发烟炉的发烟管道穿过墙体连接旋风分离器的进气管,旋风分离器经管道连接抽风机,抽风机的出风口在墙体内;发烟炉的发烟管道上设有闸板;旋风分离器底部设有轻质活门,旋风分离器表面设有热辐射器和振动器;熏房墙体内设有排烟风机,排烟风机的回风口设有闸板调节风量大小,排烟风机的排烟管连接墙体外列管式换热器的管程实现热回收后通过排气口排空,列管式换热器的壳程设有空气进口和热空气出口,热空气出口经热风管和鼓风机连接发烟炉。
所述熏房墙体内设有对流扇。
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进气管上有支管,支管可以连续吸入室内气体进行固体尘埃分离净化。
熏烤装置由墙体实现隔离与基本封闭,布帘有适当隔离和透气作用,气窗可以完全隔离关闭,对流扇可以强化房内熏烟对流,强化接触传质,提高熏制效率。
发烟炉产生烟雾和热量,通过闸板控制进入旋风分离器进气管,烟气在旋风分离器中高速旋转实现固体尘埃的离心分离,达到去除多环烃、3、4-苯并芘、苯并蒽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目的,旋风分离后的气体通过管道连接抽风机,通过出风口进入熏房内。
抽风机启动后,轻质活门会在风机吸力作用下自动关闭,实现固体尘埃的旋转离心分离,沿筒壁向锥体下集中;抽风机关闭后,轻质活门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打开,将烟尘颗粒排出。
当烟尘在旋风分离器中沉积油垢较厚时,开启热辐射器将烟垢加热,使烟垢中的液相汽化进行熏烟循环,提升熏制效果。
液相烧净后,启动振动器就可以震落剩余的固相烟垢,轻松完成清理;热辐射器消耗的电能在室内循环,有利熏房温度的维持,可谓一举两得。
排烟风机工作通过闸门调节回风口回风量,多余气体通过排烟管进入列管换热器管程热回收后,通过排气口排空;新鲜空气由空气进口进入列管换热器壳程,换热升温后由热空气出口排出,经热风管导入鼓风机,最后进入发烟炉,实现尾气余热回收,显著降低热能浪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巧妙利用旋风分离器实现烟尘颗粒分离,达到去除有毒有害物质的目的,并且旋风分离简单可靠,成本低,易于实现。
烟垢高热处理使液相得以循环使用,提高熏制质量,烟垢高热处理后便于后期实现振动清理,并且热能可以在熏房内循环并没有损失;列管式换热器将尾热回收利用,进一步降低了能耗。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腊制品的绿色、高效、低能耗熏烤,操作简便,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鼓风机;2、发烟炉;3、闸板;4、进气管;5、支管;6、热辐射器;7、振动器;8、轻质活门;9、旋风分离器;10、管道;11、出风口;12、抽风机;13、布帘;14、气窗;15、熏房墙体;16、排烟风机;17、闸板;18、回风口;19、排烟管;20、对流扇;21、排气口;22、空气进口;23列管式换热器;24、热空气出口;25、热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首大学,未经吉首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90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