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高可靠的箱底传感器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0170.7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1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俐;鄢东洋;郑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2K9/96 | 分类号: | F02K9/96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可靠 箱底 传感器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天贮箱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高可靠的箱底传感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运载火箭推进剂贮箱一般安装有耗尽关机传感器,耗尽关机传感器的作用是通过探测推进剂液面位置来掌握发动机关机的时机。该传感器安装在贮箱后底,安装位置越低,则发动机关机时推进剂剩余量越少。二级贮箱的推进剂重量对火箭(特别是两级火箭)的有效载荷意义重大,推进剂量化控制将直接影响火箭发射效率,耗尽关机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决定了发动机关机前推进剂的利用率,精确定位耗尽关机传感器对减少推进剂余量、提高发射效率有积极作用。
在现役运载火箭和已进入研制阶段的在研运载火箭中,耗尽关机传感器安装结构均采用固定式结构,即安装结构与箱底的相对位置无法调节,完全依赖于贮箱箱底的生产状态来保证其最终位置。箱底经历拉伸成形、多零件拼焊等复杂工艺,实际型面与理论椭球面均有较大差距,尽管总体指标允许传感器轴向定位偏差为2mm,但由于各组件生产误差的不可预测以及结构生产的不可逆性,最终位置往往偏差很大,且无法更改。有鉴于此,总体设计为耗尽关机传感器安装高度留了一些余量,导致推进剂有部分浪费。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可调的箱底传感器安装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传感器安装位置完全依赖于箱底状态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调式高可靠的箱底传感器安装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式高可靠的箱底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盒形支座、两个可调式半卡环和两个半卡环;
盒形支座为钣金件,为长方形盒体结构,盒形支座的底面与贮箱后底焊接,底面的形状与贮箱后底的椭球面形状相适应;盒形支座的长方形短边对应的两个侧面上部各开有两个长圆孔作为定位孔;
可调式半卡环为簸箕型或方铲形;底部长方形与盒形支座长方形短边对应的侧板上部连接,底部长方形板上开有两个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圆孔,两个圆孔与盒形支座侧板上的定位孔固定安装;垂直于底部长方形板的中部长方形板的一个长边开有圆弧形凹槽,凹槽具有凹槽外沿;中部长方形板的另一个长边与底部长方形板连接,形成“┏”型结构;
半卡环的形状与可调式半卡环的凹槽外沿形状相适应,同样为带两个支耳的圆弧形。
所述盒形支座的长方形长边对应的两个侧面上部各开有一个弧形凹槽作为操作口。
所述盒形支座的长方形短边对应的两个侧面上部还各开有两个长圆孔作为观察孔。
所述定位孔的长轴线与盒形支座的垂向轴线成45°角。
所述定位孔采用机械加工。
所述盒形支座位于同一侧面的定位孔中心连接形成一条对中刻线,所述可调式半卡环的底部长方形的两个圆孔中心两侧刻有对中刻线。
所述凹槽外沿两端具有两个支耳。
所述中部长方形板和底部长方形板夹角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肋板。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高可靠的箱底传感器安装结构消除了传感器安装位置完全依赖于箱底状态的弊端,能够满足耗尽关机传感器轴向定位公差±1mm的总体要求,并且对不规则箱底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可调式半卡环安装位置的精确可调;预期调整量能够包络箱底一般超差情况;自身刚度和连接可以承受各种复杂载荷的冲击;人员在箱底狭小空间内可做调整操作。目前耗尽关机传感器的调节安装已经得到了实践检验,零件加工简单,装配可操作性强;贮箱产品已经过地面试验考核,传感器安装结构在试验载荷下强度刚度满足要求,连接可靠。这充分证明了可调式高可靠箱底传感器安装结构的成功应用,其设计可向其它贮箱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传感器安装结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盒形支座的形状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可调式半卡环的形状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可调式半卡环的俯视图;
图6为图4中可调式半卡环的右视图;
图7为图4中可调式半卡环的凹槽外沿的形状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1-盒形支座,2-可调式半卡环,3-半卡环,4-贮箱后底,5-操作口,6-观察孔,7-定位孔,8-底部长方形板,9-圆孔,10-中部长方形板,11-凹槽外沿,12-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为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01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级控制的文丘里进气混合器
- 下一篇:三轮摩托车大油底壳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