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竹板材闭口圆桌圈和敞口椅背圈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0386.3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2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白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建国 |
主分类号: | A47B13/08 | 分类号: | A47B13/08;A47C7/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板 闭口 圆桌 敞口 椅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竹板材闭口圆桌圈和敞口椅背圈。
背景技术
闭口圆桌圈和敞口椅背圈,在家具制作中被大量应用在仿古家具圆桌面和圈椅,在仿古木制家具的闭口圆桌圈和敞口椅背圈制作时,传统的木材连接是在一根圆弧形木材的两端制出榫头、榫槽、榫眼,以榫铆方式连接并以榫销插接,该连接方式较适合硬度较高的红木和硬杂木,而用竹板材制作闭口圆桌圈和敞口椅背圈时,如按木材的加工方式连接,则会因竹板材顺纹纤维结构易出现开裂,强度不高、工艺复杂的不足,本发明的技术路线是,闭口圆桌圈和敞口椅背圈为上下双层圆弧形竹板材,上下双层圆弧形竹板材之间分段、层间为交错十字缝设置,分段和层间设有胶粘层,除敞口椅背圈敞口处端头外,各分段端头设置孔洞,孔内有圆形棒材连接并设有胶粘层,上下双层圆弧形竹板材层间分段设置孔洞,下层为透孔,上层为盲孔,孔内设置圆形棒材连接并设有胶粘层;这种竹板材闭口圆桌圈和敞口椅背圈,解决了竹板材制圈开榫槽顺纹易劈裂的不足,使竹板材制圈工艺更简单,特别适合竹仿古家具圈椅和圆桌的制作。
发明内容
一种竹板材闭口圆桌圈和敞口椅背圈,其特征是闭口圆桌圈和敞口椅背圈为上下双层圆弧形竹板材,上下双层圆弧形竹板材之间分段、层间为交错十字缝设置,分段和层间设有胶粘层,除敞口椅背圈敞口处端头外,各分段端头设置孔洞,孔内有圆形棒材连接并设有胶粘层,上下双层圆弧形竹板材层间分段设置孔洞,下层为透孔,上层为盲孔,孔内设置圆形棒材连接并设有胶粘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解决了竹板材制圈开榫槽顺纹易劈裂的不足,使竹板材制圈工艺更简单,特别适合竹仿古家具圈椅和圆桌的制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敞口椅背圈的上层竹板材弧圈;
图2为敞口椅背圈上下两层分段为交错十字缝连接示意图;
图3为闭口圆桌圈的上层竹板材弧圈;
图4为闭口圆桌圈的双层圈;
图1、2、3、4中,1、为圆形棒,2、为分段弧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闭口圆桌圈实施方式
1、按设计用机械在竹材板上制成拼接闭口圆桌圈的各分段,在各分段的端面钻孔、涂胶,嵌入圆形棒材连接成圆桌圈的上层圈;同样制备圆桌圈的下层圈,将上下层圆桌圈层间交错十字缝叠加用胶粘接;
2、从下层圆桌圈向上钻孔,下层圆桌圈为透孔,上层圆桌圈为盲孔,在圆棒材上涂胶嵌入透孔至盲孔,连接上下层圆桌圈成圆桌圈,用机械倒角去棱、打磨,完成圆桌圈的制作。
二、敞口椅背圈实施方式
1、按设计用机械在竹材板上制成拼接椅背圈的各分段,在各分段的端面钻孔、涂胶,用圆棒材连接成椅圈的上层敞口椅背圈;同样制备椅圈的下层敞口椅背圈,将上下层敞口椅背圈层间交错十字缝叠加用胶粘接;
2、从下层敞口椅背圈向上钻孔,下层为透孔,上层为盲孔,在圆形棒材上涂胶嵌入透孔至盲孔,连接上下层敞口椅背圈,用机械倒角去棱、打磨,完成敞口椅背圈的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建国,未经白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03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