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注蒸汽锅炉换热系数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2554.2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0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于继飞;盛宏至;曹砚锋;徐永香;张晓亮;周成龙;陈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F22B31/08 | 分类号: | F22B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孙楠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蒸汽锅炉 系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锅炉换热系数的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提高注蒸汽锅炉换热系数的装置。
背景技术
海上稠油资源丰富,需要采用注蒸汽方式开采,陆地油田稠油热采使用的注蒸汽锅炉虽然可以提供所需要的蒸汽,但是体积和占地面积较大,不能适应海上平台小型化的需要。而目前市场上的海上平台用锅炉主要通过锅炉内部结构的优化达到锅炉小型化的目的。虽然锅炉蒸发段水侧换热系数可高达200到15000W/(m2·K),但燃气侧的换热系数很小,一般仅能达到5~25W/(m2·K)左右,成为阻碍提高换热系数,减小换热面积和换热器尺寸的主要障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注蒸汽锅炉换热系数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注蒸汽锅炉换热系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布风板、一注蒸汽锅炉、换热管束和若干固体颗粒;所述布风板设置在所述注蒸汽锅炉底部,位于燃烧气体和所述换热管束之间;所述布风板和所述换热管束之间形成一个换热段,在所述换热段内填充有若干所述固体颗粒。
所述固体颗粒采用球形材料。
所述换热管束表面设置有带鳍状换热片。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注蒸汽锅炉中燃烧气体和换热管束之间设置的布风板上布置一层固体颗粒,固体颗粒由于燃烧气体的吹动处于沸腾状态,可有效提高气流与换热管之间的换热系数,最大可以达到400W/(m2·K),可以大幅度缩小换热面积。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球形材料的固体颗粒,从而减少了固体颗粒对注蒸汽锅炉中换热管束的磨损。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带鳍状换热片的换热管束,进一步提高气流与换热管之间的换热系数。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稠油热采工艺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注蒸汽锅炉换热系数的装置,其包括一布风板1、一注蒸汽锅炉2、换热管束3和若干固体颗粒4。布风板1设置在注蒸汽锅炉2底部,位于燃烧气体和两换热管束3之间。布风板1和换热管束3之间形成一个换热段,在换热段内填充有若干固体颗粒4。
在锅炉工作时,燃烧气体吹动固体颗粒4,使固体颗粒4沸腾,固体颗粒4在注蒸汽锅炉2内的高度增加,由换热管束3下方的A面上升至换热管束3上方的B面,浸没换热管束,可有效提高气流与两换热管束3之间的换热系数。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固体颗粒4采用直径为0.5mm~0.8mm的球形材料,如含硅量高的玻璃微珠,可减少固体颗粒4对换热管束3的磨损。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换热管束3表面设置有鳍状换热片,换热片高度为5mm~10mm,可提高气流与换热管束3之间的换热系数。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制作工艺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25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汽发生器泄压阀机构
- 下一篇:一种蒸发量为15t/h的车载卧式注汽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