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垂直电梯的防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6601.0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6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剑辉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廖仲禧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电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设备,尤其是指一种防止人员意外坠落电梯井的垂直电梯的防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高楼普遍使用电梯,但是现有的电梯设计在安全防护方面存在隐患。电梯是一种电气控制和机械传动结合的自动化产品,自然就会存在电气零件老化、控制失灵,机械磨损失效等故障。电梯故障之一就是打开了没有轿厢的电梯门,人们在注意力不集中、视线不佳等情况下,就会进入导致意外坠落电梯井中;而且为了方便轿厢在电梯井内上下运动,电梯井内部不设置任何阻碍轿厢运动的设备,就会出现以下电梯事故:
一、当电梯故障,电梯门自动打开或较轻易扒开,人们没注意容易坠落到电梯井中,造成人员伤亡;
二、当电梯故障,维修人员无法得知轿厢停在哪一层,需要逐一排查时,打开电梯门,也会出现坠落到电梯井中意外,造成人员伤亡;
三、当人们强制打开电梯门时,人们会坠落到电梯井中;例如:酒醉的人强制打开电梯门,酒醉的人就会掉落到电梯井中,造成人员伤亡。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垂直电梯的防坠装置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电梯的防坠装置,防止人员意外坠落电梯井,避免人员伤亡。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垂直电梯的防坠装置,其包括有设置于电梯井内且可封闭楼层的开合结构、设置于电梯井侧壁且感应轿厢运动轨迹的传感器及控制开合结构开、合的控制结构;所述传感器感应轿厢运动轨迹,并传递信号至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控制开合结构打开或关闭。
所述开合结构为两枢接于电梯井侧壁的门扇。
所述控制结构为两第一油压缸,两所述第一油压缸一端分别枢接于两电梯井侧壁,另一端分别枢接于两门扇上。
所述门扇为铁丝网制成。
所述开合结构为两设置于电梯井侧壁的伸缩结构。
所述伸缩结构为由收折可堆叠且展开可拼接的片体组成。
所述控制结构为两第二油压缸,两所述第二油压缸一端分别枢接于两电梯井侧壁,另一端分别枢接于位于最底层的片体上。
所述伸缩结构为伸缩门。
所述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电梯井并位于开合结构的上、下。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垂直电梯的防坠装置的传感器感应到轿厢运动轨迹,可传递信号给控制结构,控制结构即可控制相应的开合结构打开或关闭,使得轿厢顺畅地上下运动;且在轿厢经过该楼层后关闭开合结构,可暂时封闭该楼层,可以阻止误入电梯人员高速坠落,避免人员伤亡;降低了维修人员在电梯门打开而轿厢不在该楼层时坠落电梯井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垂直电梯的防坠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垂直电梯的防坠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开合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垂直电梯的防坠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垂直电梯的防坠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开合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符合说明
电梯井10 轿厢20 开合结构1
传感器2 控制结构3 门扇11
第一油压缸31 伸缩结构12 片体121
第二油压缸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经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垂直电梯的防坠装置,其包括有设置于电梯井10的楼层间隔且可封闭楼层的开合结构1、设置于电梯井10侧壁且感应轿厢20运动轨迹的传感器2及控制开合结构1开、合的控制结构3;所述传感器感2应轿厢20运动轨迹,并传递信号至控制结构3,所述控制结构3控制开合结构1打开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垂直电梯的防坠装置的传感器2感应到轿厢20运动轨迹,可传递信号给控制结构3,控制结构3即可控制相应的开合结构1打开或关闭,使得轿厢20顺畅地上下运动;且在轿厢20经过该楼层后关闭开合结构1,可暂时封闭该楼层,可以阻止误入电梯人员高速坠落,避免人员伤亡;降低了维修人员在电梯门打开而轿厢20不在该楼层时坠落电梯井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剑辉;,未经郭剑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66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