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膜法组合油气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7989.6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2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龙;马艳勋;杜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欧科膜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22;B01D53/04;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胡景波 |
地址: | 116035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油气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废气回收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膜法组合油气回收系统,主要适用于油库、炼厂、化工厂的膜法油气回收过程。
背景技术
石油系列产品在储存、转运过程中有大量的损耗和浪费。油气是由多种烃类有机化合物,处理不当会形成化学烟雾,既危及安全生产又污染环境。近年来,关于油气回收和利用的研究和工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油气的回收是将排放混合气中的油气和空气进行分离,使油气以液体形式返回原贮罐中。油气混合气的主要成分为VOCs,VOCs主要是指沸点为50℃~260℃、室温下饱和蒸气压超过133.322Pa的易挥发性化合物。油气的回收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等。
授权公告号为CN201366307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用于油库和炼厂的膜法油气回收系统”,其包括油气收集总管和分离膜组件,在分离膜组件的渗透侧,经输送管线设置有真空泵,在油气收集总管和分离膜组件之间还顺序设置有油气压缩装置和油气吸收装置。所述油气压缩装置优选为液环压缩机。所述的油气吸收装置优选吸收塔,油气压缩装置与吸收塔的中部相连通。本系统将压缩、吸收工艺和膜分离法有机结合,减少了膜组件的数量,降低了装置成本。采用液体汽油作吸收液,直接将油气中的烃类吸收到汽油中。该系统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回收效果好的突出优点,然而,该专利还存在以下不足:采用动设备过多,控制系统复杂及变气量运行能耗较高,进而导致回收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膜法组合油气回收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设备过多、变气量运行能耗大、成本高等问题。其具有能耗低、活性炭吸附负荷低、长期运行安全稳定、占地面积小、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几乎可适用于任何VOCs排放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膜法组合油气回收系统包括凝液罐、分离膜组件、吸收塔、吸附罐、真空泵、供液泵、回液泵,其技术要点是:所述凝液罐的入口端连接收集总管,出口端通过油气管线连接分离膜组件,油气管线上设置进气阀;吸收塔顶部通过吸收塔回气管线与油气管线相连通,吸收塔上部的进液口与供液管线相连通,供液管线上设有供液阀和供液泵,吸收塔底部连接回液管线,回液管线上设有回液阀和回液泵,分离膜组件的渗透侧与真空泵入口管线相连,膜渗透侧管线上设有真空泵,吸收塔中下部的进气口连接真空泵出口管线,真空泵入口管线分别与吸附罐的脱附气管线和膜渗透气管线相连通;吸附罐为两个,两个吸附罐顶部管线与底部管线上分别设有四通阀I和II,分离膜的尾气侧通过四通阀II的一端与吸附罐I相连通,真空脱附气管线通过四通阀II的另一端与吸附罐II相连通,四通阀I的一端分别与吸附罐I和II连接,另一端连接到排气管,排气管上设置脱附气流量控制阀门。
所述吸收塔包括塔体、填料、填料支撑板、填料压板、液体分布器I和II,塔体顶部为气体出口,液体分布器I连接液体入口,塔体下部设有液体出口和气体入口;填料设置在塔体内,液体分布器I和II分别固定于塔体的上部和中部,塔体的中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填料支撑板;液体分布器I和II分别设置在两组填料的上方;液体分布器I连接进液管线。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及积极的技术效果是:将膜分离、吸收工艺和吸附法有机结合,初步分离采用分离膜组件、后续分离采用活性炭吸附罐。吸收塔采用不锈钢散堆填料,不但增大了比表面积,而且提高了吸收效果。系统内的所有设备均具备防爆功能,且运行阻力小,提高了安全性。保安系统与控制系统并行工作,为系统提供了双重保护。可在无人看护下自动运行,降低了人工成本。真空泵对膜组件的渗透侧形成真空作用,利于膜组件的分离,对吸附罐的活性炭起到真空脱附作用。吸附罐的出口通过排放气管线直接排到大气,在排放气管线上设置有排放气的取样点和在线非甲烷总烃分析仪。油气经气液分离器后直接连接分离膜组件,使VOCs排放气中有机烃类和空气进行初步分离,可使后续活性炭吸附罐的负荷减少近50%。活性炭储罐的入口在吸附时,作为进气的入口;在脱附时,作为脱附的入口,通过四通阀的切换来进行转换。两个活性炭吸附罐的吸附和脱附的转换是通过四通阀来完成的,吸附罐可采用一级或多级串联,活性炭的脱附是采用真空泵抽真空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欧科膜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欧科膜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79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