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控温仔猪屋舍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8295.4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3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蔡锡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亚森农业综合开发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1/00 | 分类号: | A01K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3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仔猪 屋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禽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控温仔猪屋舍。
背景技术
猪仔出生以后,外界环境对它的影响很大,仔猪出生6小时内和1到3日和4到7日8到30日的所需温度都不同,所以保温箱内温度控制直接关系到仔猪成活率和繁育商品猪的出栏率,如何让仔猪更好的成活是摆在养猪人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北方,由于冬天比较冷,单单的保温箱不能够保证仔猪所需要的生长环境,并且在保温箱内设置加热装置容易烫伤仔猪,非常的不安全,不论环境温度高低,也不管仔猪的日龄大小,大部分的保温箱加热装置开通就热,关闭就寒冷,难以造就仔猪生长所需的恒温环境,现有的保温箱结构简陋不具有显示屏装置不能实时的了解保温箱内的温度和湿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一种自动控温仔猪屋舍,采用自动控温系统、加热装置、保温装置和湿度控制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控温仔猪保温屋舍,包括屋舍本体、多个保温箱、出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屋舍本体上方,其自动控温仔猪屋舍还设有自动控温系统、加热装置、保温装置和湿度控制装置,所述自动控温系统包括感温探测器、显示屏和控制器,所述感温探测器安装在屋舍本体内部,所述控制器包括印制电路主板以及印制电路主板上的微处理器和处理芯片,所述感温探测器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显示屏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热板和加热器,所述电热板安装在所述屋舍本体底部,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所述屋舍本体的上方,所述湿度控制装置包括湿度探测器和加湿器,所述湿度探测器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加湿器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湿度探测器安装在屋舍本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舍内多个保温箱数量为8个,按照编号依次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电热板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加热器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加热器内包括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设置在加热器出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湿度探测器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加湿器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自动控温仔猪保温屋舍,包括自动控温系统、加热装置、保温装置和湿度控制装置,自动控温系统可以更加系统地对保温舍内的温度进行控制,加热装置设置在屋舍本体的底部可以避免仔猪触碰,保护了仔猪的安全,不易被烫伤,保温装置能够长时间保持预设程序保温舍内的温度,不易出现温度的波动,保证仔猪的生长环境,湿度控制装置能够保证保温屋舍的所需湿度,能够为仔猪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控温仔猪保温屋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控温仔猪保温屋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控制仔猪保温屋舍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房舍本体;2、出口;3、进风管道;4、加热器;5保温箱;6、电热板;7、加热丝;8、进风口;9、出风口;10、加湿器;11、感温探测器;12、湿度探测器;13、显示屏;1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亚森农业综合开发股份公司,未经福建亚森农业综合开发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82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走式羊舍废弃物清除装置
- 下一篇:基于实时原位显微观察的根系生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