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贴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8435.8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6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余燕青;陈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友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7/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贴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贴合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触控面板和平板显示器的真空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造平板显示器(TFT-LCD、OLED)或者触控面板的过程中,会将玻璃板和胶膜进行贴合,触控面板采用全贴合技术已经成为产业趋势。一般所称的“全贴合”特别意指感应线路层、面板之间的全贴合,因保护玻璃(LENS)、感应线路层(Sensor)和平板显示器采取全贴合,可以改善空气层(air gap)中全反射的现象,让液晶面板的背光(或OLED自发光)可以比较顺利穿透表面玻璃,同时,全贴合工艺减少了平板显示屏堆叠厚度,极大地改善了平板显示屏整体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及美观性,有效地维护了平板显示屏使用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为了避免出现气泡等情况,需要将保护玻璃板、胶膜和感应线路层(Sensor)三者(或TP、胶膜 和TFT-LCD,OLED模组)放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加压贴合。为此,常采用专用的真空贴合装置来进行贴合。但现有的真空贴合装置,在结构上还是存在不易维护,尤其是对加热部件的拆换相对繁琐,压合高度不易调节等问题影响生产,且在生产过程缺少可视性,不能及时发现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维护及可视,同时还具有安全保护,工作稳定的真空贴合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贴合装置,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或者触控面板者,包括有机座,机座上组装有前后移动的工作台以及可以上下移动的上机罩,上机罩与工作台对合形成密封腔,且上机罩和工作台形成的密封腔通过真空管与真空泵连接;所述上机罩内设有可以升降的加热模板,加热模板与工作台上的贴合工作区匹配压合,加热模板上插设有组合加热管,所述上机罩设有方便观察及维护的视窗,加热管可以通过视窗拆装维护。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工作台由伺服电机驱动而沿机座上的导轨做平面往返移动,工作台的上端面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环绕贴合工作区外周;所述上机罩由气缸驱动上下往复移动,上机罩与真空管连接。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机座的操作端设有方便进出料的框形门,框形门具有光栅保护。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上机罩上组设有离子放射器,离子放射器对工作台上的产品进行消除静电。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上机罩设有方便观察及维护的视窗,加热模板具有升降高度的调节功能,加热模板上面插设有组合的加热管,视窗方便从外观察密封腔内的情况,同时还方便加热管拆装维护,提升工作效率,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贴合损失。
2、工作台由伺服电机驱动,比气缸驱动惯性小,使驱动工作柔和更稳定,避免工作台窜动对产品定位贴合的影响,减小产品贴合错位发生,从而提升装置的贴合质量。
3、框门增加有光栅保护,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机器出现故障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结构简单,科学合理,投资成本低,操作使用及维护简便,极大提升贴合装置的运行率和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参阅图1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真空贴合装置,用于制造平板显示器或者触控面板者,包括有机座1及相应电控部分,机座1上组装有可前后移动的工作台2及可与工作台2对合形成密封腔的上机罩3,上机罩3具有上下移动功能。上机罩3与工作台2形成的密封腔通过真空管5连接真空泵(图中未示),实现抽真空。所述上机罩3内设有可升降的加热模板4,加热模板4与工作台2上的贴合工作区21匹配压合,工作台2的贴合工作区21上可摆放数块产品,满足一次贴合生产多块产品。本实用新型中,加热模板4上插设有组合的加热管41,通过加热管41发热而使加热模板4升温,达到需要的贴合温度。所述上机罩3设有方便观察及维护的视窗31,加热管41通过视窗31拆装维护,这时先卸下视窗31上的透视板,即可拆卸加热管41抽出,实现快速维护检修或替换,提升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2由伺服电机驱动而沿机座1上的导轨11做平面往返移动,工作台2的上端面设有密封圈22,密封圈22环绕贴合工作区21外周;所述上机罩3由气缸驱动上下往复移动,上机罩3与真空管5连接,方便抽真空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友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友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84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偏贴机
- 下一篇:丙纶短纤维和聚乙烯醇短纤维混纺非织造布防水卷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