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位移传感式的磁力调节恒张力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8994.9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4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栩;方志伟;袁文强;傅占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H59/36 | 分类号: | B65H59/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王晓彬 |
地址: | 35011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位移 传感 磁力 调节 张力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漆包线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位移传感式的磁力调节恒张力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凸极转子线圈的绕制多还处在手工绕制阶段,只有少部分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或引进英美等国的自动绕线机设备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生产,其常用的机构为闭环负反馈恒张力自动控制机构,该机构是用压力传感器监测漆包线上张力的变化,通过控制器的闭环控制调节凸极转子漆包线线圈的绕制转速,以实现张力可调,以此保持张力基本恒定。但国外的这些设备虽然较为成熟,却价格十分昂贵。
在凸极转子漆包线线圈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绕制中,存在着一个相同的技术难点,即漆包线线圈绕制的恒张力调节。因凸极转子漆包线线圈的绕制多是长宽比不为一的长方状形态的绕制,绕制中绕线半径变化大,绕弯转角频繁出现,导制漆包线的张力出现在一个宽范围的变动区间上。针对这种宽范围变动的张力,如果仅采用简单的机械式恒张力调节结构去调节,往往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位移传感式的磁力调节恒张力机构,具有响应速度快、工作平稳,效率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位移传感式的磁力调节恒张力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阻尼轮、导轮、张紧轮、限位轮和凸极转子,所述张紧轮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伸入固定箱和处于固定箱内部的磁力调节器内部的永磁板相连;永磁板上方为磁力调节器内部的与永磁板有高度差的通电磁板,所述磁力调节器连接有电阻控制器;磁力调节器顶部连接有穿过固定箱的调节螺钉;所述固定箱底部设有通过监测活动杆运动来调节电阻控制器阻值的位移传感器;
阻尼轮上的卷料内抽出的漆包线依次通过阻尼轮、导轮、张紧轮、限位轮,最后缠绕在凸极转子上,通过调节电阻控制器的阻值和/或调节螺钉调节张紧轮对漆包线的绕制前张力;
绕制漆包线时,漆包线的张力不断变化,使得与张紧轮连接的活动杆上下运动,位移传感器检测到活动杆上下运动后调节电阻控制器的阻值来调节磁力调节器内的电磁力,从而调节通过活动杆与磁力调节器相连的张紧轮对漆包线的绕制时张力,实现漆包线张力的恒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装置可实现的大范围恒张力调定。
2.可预先设定各种不同漆包线张力,并且为无级调定,使该实用新型可适用于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不同功率,不同张力变化范围的凸极转子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磁力调节器示意图。
其中:1.阻尼轮 2.卷料 3.漆包线 4.导轮 5.位移传感器 6.固定箱7.电阻控制器 8.磁力调节器 9.调节螺钉 10.通电磁板 11.永磁板 12.活动杆 13.张紧轮 14.限位轮 15.凸极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的一种位移传感式的磁力调节恒张力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阻尼轮1、导轮4、张紧轮13、限位轮14和凸极转子15,所述张紧轮13连接有活动杆12,所述活动杆12伸入固定箱6和处于固定箱6内部的磁力调节器8内部的永磁板11相连;永磁板11上方为磁力调节器8内部的与永磁板11有高度差的通电磁板10,所述磁力调节器8连接有电阻控制器7;磁力调节器8顶部连接有穿过固定箱6的调节螺钉9;所述固定箱6底部设有通过监测活动杆12运动来调节电阻控制器7阻值的位移传感器5;
阻尼轮1上的卷料2内抽出的漆包线3依次通过阻尼轮1、导轮4、张紧轮13、限位轮14,最后缠绕在凸极转子15上,通过调节电阻控制器7的阻值和/或调节螺钉9调节张紧轮13对漆包线3的绕制前张力;
绕制漆包线3时,漆包线3的张力不断变化,使得与张紧轮13连接的活动杆12上下运动,位移传感器5检测到活动杆12上下运动后调节电阻控制器7的阻值来调节磁力调节器8内的电磁力,从而调节通过活动杆12与磁力调节器8相连的张紧轮13对漆包线3的绕制时张力,实现漆包线3张力的恒定。
更详细的调节漆包线3张力1的步骤和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89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CNG加气站设备选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牵伸送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