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C型条带的平面型定向辐射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0378.7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1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唐明春;周博雅;理查德·齐奥尔科夫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0;H01Q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条带 平面 定向 辐射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C型条带的平面型定向辐射天线。
背景技术
定向辐射天线应用在雷达天线,车载天线等多个领域中。在日常应用中,定向辐射天线具有很好的方向性,较偶极天线有高的增益。用它来测向、点对点远距离通信效果特别好。定向天线可以应用在许多场合,可应用于无线网卡,电视接收,电台的信号传输,如果再配上仰角和方位旋转控制装置,更可以随心所欲与包括空间飞行器在内的各个方向上的电台联络。
考虑到成本与调节的可操作性问题,基于C型条带的平面型定向辐射天线以其定向性好,高增益的特点,在日常生活,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工艺技术的日益提高,定向辐射天线的种类不断增加,由起初最典型的八木天线发展到今天的微带、印刷等多种形式。因此,设计一种高增益,具有定向辐射特性的平面型天线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C型条带的平面型定向辐射天线,该天线采用共面微带结构,通过调节引向器与激励元之间的距离与大小,来调节相位与幅度之比,达到具有高增益的定向辐射的目的,同时,还具有结构紧凑、简单,易于制造等优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C型条带的平面型定向辐射天线,包括介质基板、激励元、引向器、接地板和同轴电缆,介质基板上表面的靠上部分设置有C型条带形状的引向器,介质基板上表面的靠下部分设置有长方形形状的接地板,所述接地板之间设置有一倒伞柄形状的激励元,所述激励元的一端与左侧的接地板连接,另一端与同轴电缆的内芯连接。
进一步,所述引向器为一个C型条带结构,其外边缘与介质基板的长边相切。
进一步,所述接地板为长方形结构,分为左右两个长方形,分布在激励元两侧。
进一步,所述激励元为一倒伞柄结构,伞柄半圆环的末端与左侧的接地板连接,另一端与同轴线的内芯连接,且激励元与两侧的接地板都有0.151mm的间距。
进一步,所述同轴电缆包括内芯、介质层和外导体,所述内芯的裸露部分为半圆柱体,且裸露部分内芯与激励元连接;所述介质层、外导体的横截面与介质基板、接地板的下边缘接触。
进一步,所述介质基板长度L为84mm,宽度W为33.85mm,高度H为0.127mm。
进一步,所述左侧接地板的长度L8为47.95mm,宽度W6为14.6mm。
进一步,所述右侧接地板的长度L6为29.42mm,宽度W6为14.6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激励元的单馈点馈电,使引向器与之耦合,使激励元与引向器产生相反的电流,通过调节两者的相位差与幅度比达到定向辐射的目的;2)该天线可以工作在GPS L1频段,可用于卫星定位,跟踪,卫星导航等;3)除了有效的实现了平面型高增益定向辐射特性,还具有结构紧凑、简单,易于制造等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三维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S11参数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GPS L1频段的增益图;
图中:1-介质基板,2-引向器,3-激励元,4-同轴线,5-接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三维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C型条带的平面型定向辐射天线包括介质基板1、引向器2、激励元3、同轴线4、接地板5;所述介质基板1上表面的靠上部分设置有C型条带形状的引向器2,所述介质基板1上表面的靠下部分设置有长方形形状的接地板5,所述接地板5之间设置有一倒伞柄形状的激励元3,所述激励元3的一端与左侧的接地板5连接,另一端与同轴线4的内芯连接,使得天线在GPS L1频段有效地实现了定向辐射特性。
所述引向器2呈半椭圆环结构,使电流的耦合路径更加平滑,有效地提高了辐射效率,使效率达到98%。
所述接地板5为长方形结构,分为左右两个长方形分布在激励元3两侧,分别与激励元3有0.151mm的间距,且紧贴介质基板1上表面的下边缘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03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和三载波天线
- 下一篇:一种电感耦合型等间距弯折偶极子RFID标签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