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草莓种植的简易式肥水协同滴浇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1621.7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2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孔樟良;谢国雄;胡荣良;林观毅;陈烈光;林黎明;翁卫华;戴金标;郑铭洁;赵玲玲;陈和秀;鲍琴书;邢曼平;章涵玉;李树生;周自新;杨敬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311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草莓 种植 简易 肥水 协同 浇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草莓种植的肥水协同管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简易式肥水协同滴浇灌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草莓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1/4,且我国是世界草莓生产第一大国,草莓种植业在我国某些地区更是经济的支柱产业。但目前,由于传统的施肥方法存在费工费水、容易污染草莓果实进而影响草莓品质、容易产生肥害病害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草莓种植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为改进传统草莓种植方法费工费水、环境污染大的问题,我国引进了肥水一体灌溉法,刊登在《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8期由高鹏、简红忠等撰写的《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对肥水一体灌溉法做出了定义:“水肥一体灌溉法又称微灌施肥技术,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微灌和施肥结合,利用微灌系统中的水为载体,在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实现水和肥一体化利用和管理”。此方法虽然具有省工节水、不易产生气害、卫生安全有保障等优点;但现有的肥水一体灌溉法要求投入大量资金搭建管道购买设备,并且后续还需要持续性地投入资金及人力进行维护。以个人为主体的单加农户并不具备投入大量资金去建造、维护水肥一体灌溉系统的能力,因此需要提供一套设施简易、使用维护方便的水肥一体灌溉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草莓种植的简易式肥水协同(滴)浇灌系统,其用极易获取的部件经过简易搭建便构成一套水肥一体灌溉系统,从而几乎无需投入资金也无需平凡维护即可达到节水、环保、高效种植草莓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草莓种植的简易式肥水协同滴浇灌系统,它包括水源、滴浇灌管路;还包括桶、水管和潜水泵,桶的底部具有开口,该开口处装有阀门,水管一端与阀门密封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潜水泵的进水口处;潜水泵的出水口与滴浇灌管路连接;潜水泵浸没于水源中;其中,桶内装有水溶性或溶解于水的肥料。
一种用于草莓种植的简易式肥水协同滴浇灌系统,它包括滴浇灌管路;还包括桶或池和潜水泵,将潜水泵的出水口与滴浇灌管路连接,潜水泵浸没于桶或池中,桶或池内装有水与肥按比例配置的液体。
所述的用于草莓种植的简易式肥水协同滴浇灌系统,桶有两个,轮换使用。
所述的用于草莓种植的简易式肥水协同滴浇灌系统,由于推动肥水不需很大的推力,因此本着降低资金投入、便于使用的前提,潜水泵是0.5~2kw的小功率潜水泵。
经实际使用验证,当桶为常见的0.2-0.25立方的木桶或塑料桶时,使用本简易式肥水浇灌系统可在20分钟内完成一亩地的灌溉作业;以此计算,平均每人每日可滴灌溉加施肥25亩,亩单次滴灌工本约为9元,而原来的干施加灌溉,每人每日可滴灌溉加施肥5亩,亩单次滴灌工本约为30元,因此本简易式肥水浇灌系统较传统灌溉模式而言提高工效和节约工本都达到5倍以上,不仅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经营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使肥水一体技术得以在个体农户中推广应用。
同时,应用本简易式肥水浇灌系统的单次亩用水量为2.2吨,而传统灌溉方式的单次亩用水量为7吨左右,相比之下本简易式肥水浇灌系统节约用水3倍。而使用铺设在草莓种植土壤上的浇灌软管进行滴灌则可大大提高草莓果的实清洁度,减少泥土和污水对草莓果实污染,进而达到降低白粉病、灰霉病发生率,防治肥害发生的目的。
鉴于上述实际使用中的对比效果,本简易式肥水一体滴浇灌系统具有组建方便,使用简单快捷、几乎无需维护并且节水效果好、对于草莓果实的污染也小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我国以单个农户为主的草莓种植业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简易式肥水协同滴浇灌系统的模块化示意图一。
图2为简易式肥水协同滴浇灌系统的模块化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未经建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16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陆两用割草船
- 下一篇:双圆盘式有机肥撒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