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硬币塑封包装少卷少包的数字隐患视觉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4810.X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0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周雄;孔令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造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 |
地址: | 20006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币 塑封 包装 少卷少包 数字 隐患 视觉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数量自动检测装置,尤其是一种硬币塑封包装少卷少包的数字隐患视觉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造币行业的硬币包装一般都采用塑封包装工艺,其塑封包的数量安全保障体系由卷、包、箱三段动态秤组成,然后由操作员工进行人工监测,确保产品的安全数准。但仅依靠现有的动态称数量安全保障体系,无法完全实时保证硬币塑封生产线上少卷少包的数量监测,而且操作劳动强度大,重量与枚数对应关系误差高,容易造成差错,硬币产品数字的安全性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硬币塑封包装少卷少包的数字隐患视觉检测系统,采用图像处理模块将CCD相机采集的图像转换成数据流,以数据流对图像进行缺陷分析,判定硬币塑封包装的少卷少包情况并报警停机,根据视觉检测的方法,通过识别系统来判断少卷少包情况并报警停机,视觉检测系统的结构简单,效果显著,使塑封包装线少卷少包情况得以通过视觉检测系统和卷、包、箱三段动态秤组成的安全保障体系,有效避免因薄膜干扰及卷产品排列粘连而造成的误判和漏判,提高系统对少卷少包产品的识别率,极大提高硬币产品数字安全性,减少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硬币塑封包装少卷少包的数字隐患视觉检测系统,其特点该检测系统由依次连接的控制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和信号输出单元组成,所述控制单元由传感器(DIO)和控制执行模块构成;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由CCD相机和图像数字化模块构成;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由图像输入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构成;所述传感器(DIO)将感应的信号输入控制执行模块,由控制执行模块控制CCD相机对塑封包装的硬币卷进行图像采集,CCD相机将采集的图像输入图像数字化模块,由图像数字化模块将图像转换成模拟或数字信号后输入图像输入模块,图像输入模块将每一帧图像转换成数据流后输入图像处理模块,由图像处理模块对数据流进行圆弧计数的图像分析,判定塑封包装内硬币的少卷少包,判别结果由信号输出单元向生产线发出停机指令。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避免因薄膜干扰及卷产品排列粘连而造成的误判和漏判,提高系统对少卷少包产品的识别率,极大提高硬币产品数字安全性,减少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运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本实用新型由依次连接的控制单元1、图像采集单元2、图像处理单元3和信号输出单元4组成,所述控制单元1由传感器(DIO)11和控制执行模块12构成;所述图像采集单元2由CCD相机21和图像数字化模块22构成;所述图像处理单元3由图像输入模块31和图像处理模块32构成;所述传感器(DIO)11将感应的信号输入控制执行模块12,由控制执行模块12控制CCD相机21对塑封包装的硬币卷进行图像采集,CCD相机21将采集的图像输入图像数字化模块22,由图像数字化模块22将图像转换成模拟或数字信号后输入图像输入模块31,图像输入模块31将每一帧图像转换成数据流后输入图像处理模块32,由图像处理模块32对数据流进行圆弧计数的图像分析,判定塑封包装内硬币的少卷少包,判别结果由信号输出单元4向生产线发出停机指令。
参阅附图2,将传感器(DIO)11、控制执行模块12和 CCD相机21设置在生产线上, CCD相机21采用线阵的CCD成像芯片,单色线扫描成像视频信号,降低噪点,可获得高对比度的图像,作为CCD相机21辅助成像器件的光源5采用白色LED线光灯,光源5以与垂直面为35度夹角照射在塑封包装的硬币卷6上,照射光以最大程度透过塑封包装的薄膜表面,减少薄膜表面的反光,尽量增强薄膜内硬币表面的反光,使相机CCD成像芯片获取到更多的光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造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造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48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