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相防锈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6433.3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9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诺亚舟防护材料厂 |
主分类号: | C23F11/02 | 分类号: | C23F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防锈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气相防锈袋。
背景技术
气相防锈袋一般应用于金属产品的包装,使用方法是将金属产品放入气相防锈袋中。气相防锈袋采用气相防锈膜支撑,在气相防锈袋密封后,气相防锈膜内含有的VCI(VCI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锈蚀抑制剂)挥发后产生防锈气体粒子,防锈气体粒子扩散渗透至防锈物品的表面形成单分子厚的防锈蚀保护膜,有效防止锈蚀的产生。
但是在气相防锈袋使用过程中,由于工件具有锐角,在使用过程中,气相防锈袋会被具有锐角的工件扎破,导致气相防锈袋失去防锈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防锈袋被扎破的气相防锈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相防锈袋,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内层、由VCI气相防锈膜制成的中层和防磨外层,所述内层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内层与中层之间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大小大于通孔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防磨外层与中层之间充有缓冲气体。
作为优选,所述内层由PE膜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内层由气泡膜制成。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下述优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层设置在VCI气相防锈膜支撑的中层内部,起到了防止工件的尖锐部刺穿中层,起到了保护气相防护袋的作用,在中层与内层之间设置有缓冲块,在工件运输的过程中,缓冲块防止内层与中层之间发生摩擦,导致气相防锈袋的破裂,同时,在中层与防磨外层之间充有缓冲气体,防止防磨外层破裂和防锈气体粒子外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层;11、通孔;12、气泡膜;2、中层;3、外层;4、缓冲块;5、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气相防锈袋包括依次套设的内层1、中层2与外层3,气相防锈袋的内层1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1,内层1上的通孔11保证内层1与中层2之间的空气流通,气相防锈袋的中层2由VCI气相防锈膜制成,气相防锈膜含有气相缓蚀剂,气相缓蚀剂能在常温常压下气化形成防锈粒子,气化后的气相缓蚀剂会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个或数个分子厚的致密保护膜,该保护膜能有效隔绝金属表面与水分、氧气接触,从而达到防锈蚀效果。
实施例一中,如图2所示,内层1由PE膜制成,外侧由PE膜制成,PE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当与尖锐部接触时,PE膜能依靠其延展性产生变形,防止被尖锐部扎破,同时PE膜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内层1与外层3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块4,缓冲块4通过胶粘等方式与内层1或外层3固定连接,缓冲块4可以为长方体、椭球体、球体或者不规则几何体;现有技术中,由于工件较重,操作人员将装有工件的气相防锈袋放置在货架上后,工件的底面会与VCI气相防锈膜紧密贴合,VCI气相防锈膜释放的防锈粒子无法与工件的底面充分接触,将会导致工件的底面生锈。在本实用新型中,缓冲块4将工件与具有VCI气相防锈功能的中层2相隔开,即缓冲块4设置在中层2与内层1的空隙5中,使VCI气相防锈膜释放的防锈粒子能通过内层1的通孔11与工件的底面相接触,防锈粒子在工件的底面上产生了防止工件生锈的防锈蚀保护膜,缓冲块4优选为缓冲海绵制成,缓冲块4将气相防锈袋的内层1与中层2相隔开,避免工件的尖锐部戳穿内层1后再刺穿中层2,防止VCI防锈粒子释放到气相防锈袋外。中层2与外层3之间存在空隙5,空隙5中填充有缓冲气体,缓冲气体优选为氮气,充有缓冲气体的气相防锈袋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即工件的尖锐部与中层2接触时,缓冲气体对中层2提供了缓冲力,防止尖锐部戳穿中层2;外层3起到了防止气相防锈袋中的工件与外界环境发生磕碰,造成工件的磨损的作用;内层1设置在中层2内起到了防止中层2被工件扎破的作用,外层3设置在中层2外起到了防止中层2与外界磨损的作用,中层2起到了释放防锈粒子的作用。
实施例二中,如图3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内层1采用气泡膜12,气泡膜12可以是双面气泡膜12或者单面气泡膜12,实施例二中内层1优选为双面气泡膜12,同时在内层1上开设有通孔11,气泡膜12上的气泡形状可以为圆形、三角形、多边形或者不规则形状,气泡膜12上的气泡使工件的底面与中层2之间产生间隙,方便防锈粒子在内层1中扩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诺亚舟防护材料厂,未经苏州诺亚舟防护材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64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导电面积的石墨电极
- 下一篇:钢丝连续涂抹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