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静电网格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6435.2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7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诺亚舟防护材料厂 |
主分类号: | B65D30/08 | 分类号: | B65D3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网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包装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防静电网格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半导体产品,高集成化精密电子元件,组件和精密仪器设备,医疗设备以及化工产品等在存放、转运过程中,由于摩擦、撞击、外界电场和磁场的影响,容易产生静电,静电会对其造成破坏,静电吸尘会影响产品的性能,且静电积累在合适的条件下会产生放电,引起产品失效或元件损坏,可能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性能好,结构稳定的防静电网格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静电网格袋,包括袋体和用于封盖袋体的封口袋边,所述袋体与封口袋边由多层共挤热封膜制成,所述多层共挤热封膜由内而外依次由支撑层、防静电层、粘合层、热封层构成,所述支撑层上电镀有金属条,所述防静电层由导电油墨组成,所述导电油墨设置在相邻两金属条形成的储墨槽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层由尼龙或聚乙烯薄膜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袋体上设置有用于与封口袋边连接的粘接层。
作为优选,所述热封层与导电油墨进行网状导体印刷。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下述优点:利用聚乙烯膜或者尼龙制成的支撑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保证袋体整体结构的稳定。通过利用铝箔制成的金属条在支撑层上呈网格状排布,相邻两金属条之间形成有储墨槽,该导电油墨沿着触摸槽进行分布,通过该金属条不仅可以加强袋体的强度还可以使袋体具有防止电磁辐射的功能。通过热封层与导电油墨进行油墨印刷,使得袋体具有良好的防静电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静电网格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静电网格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静电网格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袋体;11、封口袋边;12、共挤热封膜;121、支撑层;122、防静电层;123、粘合层;124、热封层;125、粘接层;126、金属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实用新型一种防静电网格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防静电网格袋,如图1所示包括袋体1和用于封盖袋体1的封口袋边11,该袋体1与封口袋边11由多层共挤热封膜12制成,其中,多层共挤热封膜12由内而外依次由支撑层121、防静电层122、粘合层123、热封层124构成,如图2所示,该支撑层121上电镀有金属条126,该金属条126由铝箔制成,该防静电层122是由导电油墨组成,如图3所示,该导电油墨是由导电性填料、黏合剂、溶剂以及添加剂组成。导电性填料使用导电性优良的银粉和铜粉,或者者是金粉、石墨、炭黑、碳素纤维,导电油墨在相邻两金属条126形成的储墨槽(图中未标注)之间。该支撑层121是由尼龙或聚乙烯薄膜构成,尼龙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和耐化学药品性,聚乙烯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这样利用尼龙或者聚乙烯制成的支撑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保证袋体1整体结构的稳定。通过利用由铝制成的金属条126在支撑层121上呈网格状排布,相邻两金属条126之间形成有储墨槽,该导电油墨沿着触摸槽进行分布,通过该金属条126不仅可以加强袋体1的强度还可以使袋体1具有防止电磁辐射的功能。通过热封层124与导电油墨进行油墨印刷,使得袋体1具有良好的防静电的效果。
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袋体1之间通过热膜压和相互连接,袋体1与封口袋边11之间覆盖有用于封口连接的粘接层125。通过该粘接层125可以保证封口袋边11可以对袋体1进行良好的封盖,可以有效的避免灰尘进入袋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诺亚舟防护材料厂,未经苏州诺亚舟防护材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64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