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虾塘投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6729.5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8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潇;葛英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2 | 分类号: | A01K6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 |
地址: | 31501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投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虾塘投料系统。
背景技术
养虾是否成功,节约养殖成本和保证虾的正常生长是关键。饲料的投放是很重要的环节之一。现有技术中,虾塘的投料主要依靠工人撑着船围着虾塘泼洒虾料,投料主要靠估计,工人下池塘划船投喂,接触到水体,不仅浪费人工,而且容易引起感染等。
也有使用料槽的,为了准确投料,也要尽可能多的设置料槽。投料不均匀,会同时影响到虾的进食和水质;据报道,虾塘中80%的氨是由于投料过量引起的。
为此,人们研制了多种投料装置,例如定时、定量投放装置,但这些装置大都将饲料集中投放到池塘的某个部位,鱼儿游到饲料投放处进食。虾塘为四棱台结构,即虾塘的侧面为斜坡结构,形成虾的聚集带。虾塘内的虾是沿着聚集带分布的,而且虾的游动速度慢。为了加快虾的生长速度,应尽量让虾多吃少动。现有技术中的投料装置对于虾塘投料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够沿着虾的聚集带均匀投料的虾塘投料系统,从而使虾多吃少动,加快虾的生长速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虾塘投料系统,包括用于盛放饲料的料斗,所述料斗下方设有与所述料斗出口相连通的计量器,所述计量器的出口连通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口连接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管的第二端口连接送料管;
所述送料管沿池塘周缘设置,送料管上间隔设有多个投料口;
所述料斗与所述送料管之间设有等压机构。
所述送料管包括第一送料管和第二送料管,第一送料管和第二送料管的一端均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出口,另一端口各自封闭设置。该结构能够减小饲料经过弯道的次数,减少过弯道所引起的碎料量。
第一送料管和第二送料管均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和第二管的连接处圆滑过渡。
各所述投料口上均设有电磁阀,各所述电磁阀电连接控制模块。通过电磁阀的控制,能够定时、定量地控制各投料口的投料,使投料更科学。
所述计量器可以有多种结构,也可以根据需要选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较好的,所述计量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多块叶片;所述壳体的上端面上设有与所述料斗出口相连通的进料口,所述壳体的下端面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管相连通的出料口;所述叶片将所述壳体分隔为上、下两部分。
所述等压机构为连接在所述料斗和所述送料管之间的连接管。该结构简单、等压效果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饲料投放装置将送料管沿池塘的周围布置,并且在送料管上设有多个投料口,各投料口依次打开,每个投料口准确定量投料,避免多余的饲料影响水质;能够在虾的聚集带上均匀撒料,这样虾不用游动就能够尽快吃到饲料,减少了虾的活动量,加快了虾的生长速度;节约了养殖成本,同时也避免了人工进入虾塘所造成的水质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计量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送料管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该虾塘投料系统包括:
料斗1,用于盛放饲料,设置在支架9上,料斗的下端设有料口。
计量器2,用于对料斗送来的饲料进行搅拌和计量。其包括壳体21,壳体21内设有转轴22,转轴22上设有多块叶片23;各叶片横向设置,将壳体内腔分隔为上、下两部分,壳体的上端面上设有与料斗的料口密封连通的进料口,壳体的下端面上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密封连通连接管3。叶片将所述壳体分隔为上、下两部分。壳体外设有电机(图中未示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转轴22。本实施例在计量器2的外侧还设有保护罩24,整个计量器和电机均设置在保护罩24内,以避免外界灰尘、天气对计量器的影响,保证计量器的使用寿命。
连接管3,为送料管、计量器和鼓风机的连接件,连计量器的出料口密封连通连接管3,连接管的一个端口连接风机5的出风口,另一个端口通过三通8连接两根送料管4。
送料管4,为饲料的送料管道,包括第一送料管44和第二送料管45。两根送料管的第一端口分别连接三通7的两个出口,两根送料管的另一端口各自封闭。第一送料管44和第二送料管45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管46和第二管47,并且第一管46和第二管47的连接处圆滑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67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粪便分离循环水养殖装置
- 下一篇:蜂箱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