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静电防潮屏蔽铝箔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6751.X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7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诺亚舟防护材料厂 |
主分类号: | B65D30/02 | 分类号: | B65D30/02;B65D30/08;B65D3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防潮 屏蔽 铝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静电防潮屏蔽铝箔袋。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多,由于电子元器件的结构精密复杂,在流通和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静电和水蒸气分子的损害,轻者使得电子元件的电参数飘移、寿命缩短,重者使元器件完全失效。
因此,出现了防静电防潮屏蔽袋,可以保护袋内的元器件避免受到静电、水蒸气的影响,目前市场上的防静电屏蔽袋,主要包括依次设置的防静电聚酯层、纯金属铝箔层、增强尼龙层及防静电聚乙烯层,可以对位于袋内的元器件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但是现有的防静电防潮屏蔽袋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并且安全性能差,当放置较大的物件时,物件的棱角容易将屏蔽袋的刺破,早已无法满足使用需要,当包装好的屏蔽袋放置于仓库内之后,由于现有的防静电防潮屏蔽袋不具有防火功能,当遇到明火时,容易将屏蔽袋烧穿,对位于袋内的重要元器件造成损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防静电防潮屏蔽铝箔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静电防潮屏蔽铝箔袋,包括铝箔袋本体,所述铝箔袋本体包括铝箔层,所述铝箔层外侧设有防静电聚乙烯层,所述铝箔层内侧设有防静电聚酯层,所述防静电聚乙烯层以及铝箔层之间固定设有网格状尼龙层,所述防静电聚酯层以及铝箔层之间设有氢氧化铝镁复合阻燃层,所述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层包括有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
较佳的,所述铝箔袋本体包括大小相等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左侧面以及右侧面三边粘接密封,另一边为开口,所述左侧面以及右侧面中部均折叠形成若干褶皱,所述褶皱的折痕互相平行设置。
较佳的,所述开口处设有夹链。
较佳的,所述左侧面以及右侧面位于开口处均向外延伸设有凸边,位于左侧面以及右侧面上的凸边交错设置。
较佳的,所述凸边根部设有倒角。
较佳的,所述铝箔层、防静电聚酯层、防静电聚乙烯层、尼龙层以及氢氧化铝镁复合阻燃层之间通过粘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通过在铝箔袋本体内设置氢氧化铝镁复合阻燃层,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层主要包括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由于其具有较好的防火特性,因此,可以有效的增加防静电防潮屏蔽铝箔袋的防火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静电防潮屏蔽铝箔袋实施例的装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静电防潮屏蔽铝箔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静电防潮屏蔽铝箔袋实施例的结构视图。
图中:1、铝箔袋本体;11、左侧面;12、右侧面;13、开口;14、褶皱;2、凸边;3、倒角;4、铝箔层;5、防静电聚酯层;6、防静电聚乙烯层;7、尼龙层;8、氢氧化铝镁复合阻燃层;9、夹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防静电防潮屏蔽铝箔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防静电防潮屏蔽铝箔袋,包括铝箔袋本体1,铝箔袋本体1包括大小相等的左侧面11和右侧面12,左侧面11以及右侧面12三边通过热封粘接密封在一起,另一边为开口13,元器件可以从开口13处放入铝箔袋本体1内,为了方便对开口13进行密封以及打开,在开口13出设有自封夹链9,这样在密封开口13时,不需额外对封口进行工序操作,而且可以多次使用,但是由于自封夹链9在开启时需要将左侧面11以及右侧面12先分开之后,才能将自封夹链9拉开,但是由于左侧面11以及右侧面12由于其表面十分光滑,导致左侧面11和右侧面12经常贴合在一起,这样将左侧面11与右侧面12分开的时候就十分麻烦,为了方便将左侧面11与右侧面12分开,在左侧面11以及右侧面12位于开口13处均向外延伸设有凸边2,位于左侧面11以及右侧面12上的凸边2交错设置,想要将左侧面11以及右侧面12分开时,由于凸边2是交错设置的,所以不会吸附在一起,因此可以很方便的拉住凸边2,将左侧面11以及右侧面12拉开,十分方便的实现左侧面11以及右侧面12的分离,进而将夹链9分离出来,并且,为了增加凸边2的抗拉能力,防止凸边2被拉断,在凸边2根部设有倒角3,可以增大凸边2底部的受力面积,防止其被拉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诺亚舟防护材料厂,未经苏州诺亚舟防护材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67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