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雾化组件及电子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6838.7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9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蔡晓红;柯夏荷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 组件 电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产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烟包括雾化器和电池杆,其中,雾化器包括用于雾化烟油的雾化芯组件,雾化芯组件与雾化器一体,全封闭的雾化器不可添加烟油,当没有烟油时就把其扔掉,造成资源浪费及增加用户使用成本;其次,雾化芯组件中的电热丝横放于雾化腔内,电热丝呈螺旋状的裹附在玻纤线上面,玻纤线的两端穿过所述雾化腔的侧壁插入雾化器的储油空间内,由于雾化器的宽度较小,电热丝因受到雾化器宽度的限制而使其长度较小,因而电热丝与烟油的接触面积比较小,从而使得产生的烟雾量比较小,此外,在生产装配及使用过程中,所述横放的电热丝容易受到挤压而使电热丝的圈与圈之间因相互碰触而使其电阻不稳定,导致烟雾量不稳定,且烟油容易从所述雾化腔的侧壁与所述玻纤线之间的缝隙渗入雾化芯组件内,而使用户容易吸食到烟油;此外,电热丝缠绕在玻纤绳上,通过玻纤绳将储油棉上的烟油传导到电热丝缠绕处供电热丝雾化,当用户吸烟时,因玻纤绳导油有限而产生烧焦现象,同时玻纤绳会产生一些玻纤絮被用户吸食,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无玻纤绳、能产生较大烟雾量、烟雾量稳定且拆下吸嘴组件后即能添加烟油的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雾化组件,用于与电池组件组合形成电子烟,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吸嘴组件、储油组件及用于雾化烟油的雾化芯组件,所述储油组件的一端端面上形成有加油口,所述吸嘴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储油组件的一端并盖设在所述加油口上,所述雾化芯组件固定插设在所述储油组件内并与所述储油组件围成用于存储烟油的储油腔;
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座、套设在雾化座内的由吸油材料制成的吸油件、套设在所述吸油件内的电热丝、设置于所述雾化座一端的内电极组件及通气管,所述雾化座与所述储油组件涨紧配合固定连接,所述吸油件为沿所述雾化组件的纵向设置的中空柱状体,所述电热丝缠绕成中空的柱状结构,所述电热丝的中空区域形成沿所述雾化组件的纵向延伸设置的雾化腔,所述吸油件的内壁与所述电热丝相贴合,所述内电极组件与所述电热丝电连接并用于与电池组件相连,所述通气管一端与所述雾化座相连,所述通气管延伸出所述加油口的一端并插入所述吸嘴组件内并与所述吸嘴组件弹性密封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组件中,所述吸油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电热丝上的吸油棉柱及包覆在所述吸油棉柱上的无纺布。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组件中,所述吸油件为套设在所述电热丝上的吸油棉柱。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组件中,所述吸油棉柱的面向所述吸嘴组件的端面上盖设有滤网,所述通气管的一端抵持在所述滤网以固定所述滤网。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组件中,所述雾化座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所述通气管远离所述连接套的一端端面抵接在所述第一台阶上,所述无纺布的一端端面抵接在所述第二台阶上,所述吸油棉柱的一端端面抵接在所述第三台阶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组件中,所述雾化座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所述通气管远离所述吸嘴组件的一端沿径向扩径延伸有径向延伸端和沿轴向延伸且与所述径向延伸端连接的轴向延伸端,所述径向延伸端抵接在所述第二台阶上,所述轴向延伸端抵接在所述滤网以固定所述滤网;所述第二台阶的侧壁与所述吸烟件的侧壁弹性抵接,且所述第二台阶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储油腔内的烟油导入所述吸油件内的导油孔。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组件中,所述通气管远离所述吸嘴组件的一端扩径延伸有延伸端,所述延伸端的端面抵接在所述第一台阶上;所述延伸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将储油腔内的烟油导入所述吸油件内的导油孔,所述无纺布的侧壁与所述延伸端的侧壁弹性抵接;所述无纺布远离所述第二台阶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延伸端的内壁上,所述吸油棉柱远离所述第三台阶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延伸端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所述的雾化组件及与所述雾化组件可拆卸连接的电池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68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