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设加强箍的钢管混凝土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8186.0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6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励春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山星旗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6 | 分类号: | E04C3/36;E04B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7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设 加强 钢管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建筑材料的结构,具体是涉及到一种内设加强箍的钢管混凝土柱。
背景技术
钢管混凝土柱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结构构件,钢管混凝土问世以来,以其承载力高、塑性好、抗震性能优越、施工方便等特性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采用。通常的钢管混凝土柱是在钢管内部放置钢筋笼,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的整体结构。由于混凝土结构具有优良的承压性能,所以当钢管混凝土柱的截面较大时,如果在钢管的内部全部浇筑混凝土,不仅浪费施工材料,而且会造成钢管混凝土柱的自重较大。另外,现有的钢管混凝土柱在施工时需要在现场绑扎钢筋笼,耗时较长,不利于缩短工期。
在现有的钢管混凝土柱中,当浇注混凝土时会在钢管内部产生湿混凝土静水压力或动压力,导致施工荷载作用下,空钢管可能会产生应力集中或局部屈曲现象,严重时可导致钢管胀,特别是大截面的混凝土柱,其对于钢管的要求更高,为了防止钢管壁板发生应力集中或局部屈曲,往往需要增加壁板的厚度,从而浪费了钢材,导致钢管混凝土柱的应用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度大,节省钢材,不易发生管壁屈曲的内设加强箍的钢管混凝土柱。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包括钢外管以及设置在钢外管内部的钢内管,所述钢内管上固定安装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设置有加强箍,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为设置在钢内管内部的加强筋结合点,所述加强箍紧贴钢外管的内壁。
对应一个加强箍,所述加强筋的数目为3-4个。
所述钢外管和钢内管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钢外管内部设置钢内管,钢内管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加强筋,多个加强筋的一端固定联接在加强筋结合点上,加强筋结合点优选设置在钢内管的中心点上,所述多个加强筋的另一端是加强箍,加强箍和钢外管的形状相同,紧贴钢外管设置。因此,在钢外管和钢内管之间通过加强筋和加强箍加强了强度,增加了钢管的刚度,不易发生局部扭曲或应力集中的问题,也大大加强了自身的抗震能力,扩展了本实用新型的用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钢外管、2钢内管、3加强箍、4加强筋、5内管加强筋节点、6加强筋结合点、7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钢外管1以及设置在钢外管1内部的钢内管2,所述钢内管2上固定安装有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的一端设置有加强箍3,所述加强筋4的另一端为设置在钢内管2内部的加强筋结合点6,所述加强箍3紧贴钢外管1的内壁。
对应一个加强箍3,所述加强筋4的数目为3-4个。
所述钢外管1和钢内管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
本实用新型在钢外管1内部设置钢内管2,钢内管2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加强筋4,多个加强筋4的一端固定联接在加强筋结合点6上,加强筋结合点6优选设置在钢内管2的中心点上,所述多个加强筋4的另一端是加强箍3,加强箍3和钢外管1的形状相同,紧贴钢外管1设置。因此,在钢外管1和钢内管2之间通过加强筋4和加强箍3加强了强度,增加了钢管的刚度,不易发生局部扭曲或应力集中的问题,也大大加强了自身的抗震能力,扩展了本实用新型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山星旗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象山星旗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8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槽旋入调节式幕墙采光顶转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构支撑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