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硬盘散热支架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8611.6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5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翠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盘 散热 支架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硬盘散热支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硬盘的存储容量不断地在成长,然而硬盘的体积却朝小型化发展,因此深受各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青睐。同时,随着高速化信息传输的要求,硬盘的读取速度不断地加快,但在长时间读取运转下所产生的高热,容易导致硬盘磁区损坏而使数据流失。
以便携式电脑为例,常见的散热机制是通过风扇将外界冷空气导入到壳体内部,再以对流的方式将内部的热空气经由散热孔排出。然而,在无风扇(Fanless)系统里面是没有风扇的,在该无风扇系统内完全是依靠自然的对流进行散热,散热效率较低,使得该无风扇系统内的硬盘的散热风险增大,当硬盘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时,会导致硬盘的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硬盘散热支架及电子设备,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硬盘散热支架提高硬盘的散热效率,增加硬盘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硬盘散热支架,包括:
支架本体,包括用于容置硬盘的容置槽;
被动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所述被动散热装置包括热传导面,所述被动散热装置通过所述热传导面与所述硬盘接触并将所述硬盘上的热量散发出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硬盘散热支架,其中,
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硬盘取放口,所述硬盘通过所述硬盘取放口从所述容置槽取放;
所述被动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硬盘取放口处,且与所述支架本体可拆装连接。
前述的硬盘散热支架,其中,
所述被动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片;
所述散热片包括:
导热基板,所述导热基板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的热传导面,所述热传导面与所述硬盘取放口相对设置;
散热鳍片,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
前述的硬盘散热支架,其中,
所述导热基板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对称设置;所述散热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支架本体可拆装连接;
其中,所述散热鳍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前述的硬盘散热支架,还包括:
柔性导热件,设置于所述被动散热装置,所述柔性导热件与所述热传导面接触,所述热传导面通过所述柔性导热件间接地与所述硬盘接触。
前述的硬盘散热支架,其中,
所述导热件为导热垫,所述导热垫贴设于所述热传导面;
所述导热垫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平行,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硬盘的高度相等。
前述的硬盘散热支架,其中,
所述支架本体包括构成所述容置槽的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和/或所述侧板上设有开口。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硬盘和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硬盘散热支架;
所述硬盘安装于所述硬盘散热支架的所述容置槽内。
前述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无风扇式一体电脑等。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硬盘散热支架及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架本体上设置被动散热装置,该被动散热装置包括热传导面,被动散热装置可以通过该热传导面与容置槽内的硬盘接触,然后通过自然对流的方式将热量散发出去,相对于仅依靠硬盘自身的自然对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被动散热装置提高了自然对流的效率,从而加快了硬盘上热量的散发,有助于硬盘能够在设定的温度区间内工作,硬盘的使用寿命较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盘散热支架安装硬盘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盘散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盘散热支架的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盘散热支架的支架本体安装硬盘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86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显示模组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光驱稳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