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动力生物净化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8879.X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0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慧芳;李成森;覃开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慧芳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动 生物 净化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是一种微动力生物净化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养猪业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肉类产品,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同时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另一面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水和粪便,而这些污水和粪便通常在未作净化处理后就直接排放,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压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养殖行业的污水和粪便未作净化处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动力生物净化污水处理系统。
一种微动力生物净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设有污水流入口的预混调节池、以及与预混调节池相连通的微动力固定化生化池,所述预混调节池设有可添加生物菌剂的预混调节反应区;而所述微动力固定化生化池则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微动力生化反应区、第一缺氧区、第二微动力生化反应区、第二缺氧区、第三微动力生化反应区、以及沉淀区,沉淀区设有污水排出口;所述第一微动力生化反应区、第二微动力生化反应区、以及第三微动力生化反应区内分别设有固定化微生物滤床、以及供氧管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对养殖行业产生的污水和粪便进行净化处理,污水经过该系统处理后,最终降低污染因子,净化水质排放,处理后水质浓度一般为:COD300mg/L以下,氨氮30mg/L以下,SS80mg/L以下,PH6.5-7.5。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8596-2001指标相比,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排放物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另外,净化处理后的水质,可作为液体有机肥,用于农灌能激活土壤中的微生物,改良土壤,不但对当季作物有增产和改良品质的作用,同时可增加地力,有益于保肥保水,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动力生物净化污水处理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微动力生化反应区、第二微动力生化反应区、或第三微动力生化反应区的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微动力生物净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设有污水流入口的预混调节池、以及与预混调节池相连通的微动力固定化生化池,所述预混调节池设有可添加生物菌剂的预混调节反应区1;而所述微动力固定化生化池则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微动力生化反应区2、第一缺氧区3、第二微动力生化反应区4、第二缺氧区5、第三微动力生化反应区6、以及沉淀区7,沉淀区7设有污水排出口;所述第一微动力生化反应区2、第二微动力生化反应区4、以及第三微动力生化反应区6内分别设有固定化微生物滤床8、以及供氧管路9。固定化微生物滤床8可为生物反应寄生繁殖提供高密度反应环境,易于生物寄存,不容易脱落与流失,保持高度的生物活性群体。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区7内设有一回流泵10,该回流泵10通过回流管11与所述预混调节池的预混调节反应区1连接。可以补充具有成熟和适应性生物水质环境,避免菌种流失,提高菌种利用率,减少增加补充菌种的投入。
再进一步地,所述供氧管路9的排气口靠近各微动力生化反应区的池底并位于固定化微生物滤床8的下方。结构简单。
又进一步地,所述供氧管路9的进气口与供氧风机(图中未示出)连接。结构简单。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化微生物滤床8的底部至各微动力生化反应区的池底的距离d1为0.2m。结构简单,可满足生物菌种生长繁殖所需的光和氧。
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化微生物滤床8的顶部至各微动力生化反应区的池顶的距离d2为0.3m。结构简单,可满足生物菌种生长繁殖所需的光和氧。
再进一步地,所述预混调节池的高度为1.5m。结构简单,可满足生物菌种生长繁殖所需的光和氧。
更进一步地,所述微动力固定化生化池的高度为1.5m。结构简单,可满足生物菌种生长繁殖所需的光和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慧芳,未经黄慧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88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