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高速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9289.9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5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卢镔;卢稳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县恒益滑动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21/14 | 分类号: | H02K21/14;H02K9/06;H02K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速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高速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在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都是极为重要的动力设备,同时电机的耗电量也在各种电气设备中位居首位。全球范围内电机的用电量占世界总用电量的50%以上,占工业用电量的70%左右;在我国电机的用电量约占总用电量的60%,而且目前我国电机的效率普遍比发达国家低很多,电机的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设法提高电机的效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据推算,如果在2020年我国全部使用高效电动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CO2和SO2分别可以减少2.6亿t和78.9万t。在能源日趋紧缺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降低电机损耗、提高电机效率不仅在节约能源、控制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高速电机应用广泛,但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定子采用硅钢片制成,生产成本高,且耗能高,电机的损耗高,但效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转速。另外,目前的高速电机在散热时,仅靠一个风扇散热,局限性较大,散热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高速电机,它结构简单,设计新颖,能够解决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壳体、支架、主轴、线圈、铁基非晶合金定子及铁芯、转子、永磁体、散热风扇、进风口和尾罩,壳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架,壳体内水平同轴安装有主轴,主轴的中部外壁设置有转子,转子外壁紧密设置有永磁体,壳体的内壁紧密设置有铁基非晶合金定子及铁芯,铁基非晶合金定子及铁芯上设置有线圈,铁基非晶合金定子及铁芯与转子之间设置有气隙,壳体的另一端安装有尾罩,尾罩内的主轴上安装有散热风扇,且壳体的端面上设置有进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架上均布通风孔,通风孔、铁基非晶合金定子及铁芯与转子之间的气隙以及进风口形成散热风道,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散热风扇的功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永磁体为铁氧体永磁。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定子及铁芯采用铁基非晶合金制成,非晶合金和传统的硅钢相比,具有更高的电阻率和更薄的带材厚度,所以用作铁芯材料时可以将铁芯损耗降低70%—90%。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降低生产成本,且耗能也大大降低,电机的损耗低,效率提高,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壳体1、支架2、主轴3、线圈4、铁基非晶合金定子及铁芯5、转子6、永磁体7、散热风扇8、进风口9、尾罩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壳体1、支架2、主轴3、线圈4、铁基非晶合金定子及铁芯5、转子6、永磁体7、散热风扇8、进风口9和尾罩10,壳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架2,壳体1内水平同轴安装有主轴3,主轴3的中部外壁设置有转子6,转子6外壁紧密设置有永磁体7,壳体1的内壁紧密设置有铁基非晶合金定子及铁芯5,铁基非晶合金定子及铁芯5上设置有线圈4,铁基非晶合金定子及铁芯5与转子6之间设置有气隙,壳体1的另一端安装有尾罩10,尾罩10内的主轴3上安装有散热风扇8,且壳体1的端面上设置有进风口9。
所述的支架2上均布通风孔,通风孔、铁基非晶合金定子及铁芯5与转子6之间的气隙以及进风口9形成散热风道,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散热风扇8的功效。
所述的永磁体7为铁氧体永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县恒益滑动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海安县恒益滑动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92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