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燃气减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1166.9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2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孙艳永;杨国清;周敬;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依相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1/02 | 分类号: | F02M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区漕河泾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燃气 减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燃气减压器。
背景技术
燃气汽车所使用的燃气减压器对于燃气汽车整套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而传统的燃气减压器在结构设计上较为复杂,供气稳定性不佳,并且无法满足大型设备的CNG使用需要。
诸如公开号为CN202348477U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新型燃气减压器,其无法有效给大型CNG设备供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洁、供气稳定性高且适合大型设备的新型燃气减压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新型燃气减压器,其包括燃气减压器本体,该燃气减压器本体为双腔集成减压器结构,所述双腔集成减压器结构包括第一减压单元、第二减压单元,所述第一、第二减压单元内设减压机构,第一、第二减压单元的一级阀腔接于由集成电磁阀控制的进气结构,第一、第二减压单元的二级阀腔的出气端接于出气结构,第一、第二减压单元设置有对所进入的燃气进行水循环加热的水循环加热组件,所述水循环加热组件设置有接于热水接头的节温器。
所述燃气减压器本体具有一个承载体,所述第一、第二减压单元安装于所述承载体之上。
所述第一、第二减压单元包括:上盖部分、下盖部分、阀体部分,所述阀体部分内部设置有由隔板隔离出的一级、二级阀腔,所述隔板所设的阀腔通孔四周设置稳压腔阀芯座螺钉孔,下盖部分设于一级阀腔下部,下盖部分和一级阀腔内设一组减压阀部件,所述一级、二级阀腔侧壁分别设置进气座和出气接头,进气座与一级阀腔间设有减压器主阀芯组件,上盖部分设于二级阀腔上方,上盖部分与阀体部分间设有稳压腔膜片以及密封盖,所述稳压腔膜片两侧对称设置有上、下稳压片,上稳压片设有稳压腔弹簧以及调压弹簧杆座,稳压腔弹簧设于调压弹簧杆座外部,所述调压弹簧杆座内设调压弹簧,所述阀腔通孔四周的稳压腔阀芯座螺钉孔处设有平阀芯座,所述平阀芯座设有平阀芯。
本案具有分布于第一减压单元、第二减压单元的两个一级阀腔、两个二级阀腔,第二阀腔侧壁设置的集成电磁阀统一进行供气控制,第一阀腔的侧壁设置有统一出气的出气结构,燃气从集成电磁阀进入第一阀腔内,经过水循环加热后,再经减压器的减压机构减压,从出气接头流出,热从从水接头进入节温器,通过水循环的壁将进气座中的燃气加热。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运行时供气稳定性好,能够满足大型设备对于CNG的供气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燃气减压器俯视图。
图2为新型燃气减压器主视图。
图3为新型燃气减压器后视图。
图4为新型燃气减压器左视图。
图5为新型燃气减压器右视图。
图6为新型燃气减压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6所示,新型燃气减压器,其包括燃气减压器本体E,所述燃气减压器本体具有一个承载体5,该燃气减压器本体的承载体设置有双腔集成减压器结构。
具体而言,所述双腔集成减压器结构包括两个减压单元,单个减压单元的结构可参见专利号为ZL201120516046.0(我公司于2011.12.12日申请),所述承载体上分布的两个减压单元分别界定为第一减压单元1、第二减压单元2,所述第一、第二减压单元内设相应的减压机构,相对于专利ZL201120516046.0而言,第一、第二减压单元的一级阀腔接于由集成电磁阀3控制的进气结构,两个减压单元的一级阀腔的进气由集成电磁阀统一控制,第一、第二减压单元的二级阀腔的出气端接于出气结构,由于本案是采用双腔集成减压器结构,鉴于此,出气结构接收来自两个减压单元的燃气,相对于单个减压单元势必增大了供气量,所述第一、第二减压单元设置有对所进入的燃气进行水循环加热的水循环加热组件,所述水循环加热组件设置有接于热水接头4的节温器。所述水循环加热组件所提供的热水通过水循环的壁将进气座的燃气加热。节温器集成于减压器之上,控制水对减压器的加热温度,以便减压器输出流量、温度正常。
下面针对单个减压单元的结构进行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依相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依相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11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泵头装置
- 下一篇:超音速客机用一种有声腔火箭推力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