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人座折叠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1812.1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9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祝珍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祝珍海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J1/00;B62K21/18;B62K2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秦晓刚 |
地址: | 313117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人 折叠 电动车 | ||
1.一种双人座折叠电动车,包括车身底架(1),车身底架前后设有前轮和后轮,车身底架上方设有坐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设于一个后轮支架(3)上,后轮支架与车身底架尾端连接,所述的坐垫与车身底架之间连接有坐垫连杆(4),坐垫连杆底部与车身底架铰接,所述的坐垫设有两个,所述的前轮上设有前轮控制杆(5),前轮控制杆与车身底架前端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人座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连杆上设有抱箍套(41),抱箍套铰接有下连杆(42),下连杆的顶部铰接有上连杆(43),上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卡接部(431)与坐垫连杆实现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的两个坐垫分别设于坐垫连杆顶部与上连杆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人座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连杆顶部与上连杆顶部分别设有坐垫固定座(44),坐垫固定座中间设有孔,所述的坐垫底部设有坐垫销插入该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人座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连杆杆身上设有2个以上的定位孔(45),所述上连杆的卡接部上设有销轴与定位孔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人座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底架前端设有弧形连接端(11),弧形连接端内部设有弧形滑道(111),所述的前轮控制杆设有弧形插口(51),弧形插口插入弧形滑道与弧形连接端实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人座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插口上设有2个以上的插孔(511),弧形连接端外侧设有弹簧销钉装置(112),弹簧销钉装置内设有可插入插孔内的销钉(11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人座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滑道截面呈“工”字状,所述的弧形插口的截面也为“工”字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人座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轮控制杆包括伸缩前杆(52)及设于伸缩前杆顶部的把手杆(53),把手杆的两端部设有转向灯(5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人座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前杆包括上伸缩杆(521)和下伸缩杆(522),上伸缩杆伸缩于下伸缩杆的内腔壁中,下伸缩杆的外壁设有柱形管(5221),柱形管内壁与下伸缩杆内腔壁连通,所述的上伸缩杆外壁设有可容纳于柱形管内部的导线通管(52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人座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支架与车身底架铰接,后轮支架与车身底架之间设有避震装置(31),车身底架在后轮上方设有挡泥板(12),挡泥板顶部设有用于将折叠后的前轮控制杆固定住的卡接槽(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祝珍海;,未经祝珍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18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