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送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2004.7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5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加庆;廖玉珍;唐建明;蔡清程;刘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7/00 | 分类号: | B28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片预制技术,具体涉及盾构管片预制的流水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盾构管片是盾构施工的主要装配构件,是隧道的最内层屏障,承担着抵抗土层压力、地下水压力以及一些特殊荷载的作用。盾构管片是盾构法隧道的永久衬砌结构,盾构管片质量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影响隧道的防水性能及耐久性能。
盾构管片的生产通常采用高强抗渗混凝土,以确保可靠的承载性和防水性能,生产主要利用成品管片模具在密封浇灌混凝土后即可成型。
随着隧道及轨道交通的大力发展,需要亟需大量的盾构管片。但是现有的盾构管片预制厂设施老旧,整个生产过程基本由人工完成,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且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和效率低下。特别是其中的混凝土上料和浇注过程,其涉及到的设备性能差、可靠性差、难于维护、安全性能差,且该设备使用时,全程还需要人工操作完成,效率低下且工人的劳动强度也非常的大;同时上料和浇注的用量也无法精确的掌握,这大大影响影响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盾构管片预制过程中混凝土上料和浇注设备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送料系统,整个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性好、易于维护、安全性能好,能够有效提高盾构管片预制过程中混凝土上料和浇注的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送料系统,所述混凝土送料系统与浇筑生产线配合设置,其包括混凝土上料单元和混凝土浇注单元,所述混凝土上料单元和混凝土浇注单元配合,将混凝土输送至混凝土浇注单元,所述混凝土浇注单元设置在浇注生产线上,对浇注生产线上的管片模具进行浇注,完成管片浇筑成型。
在该混凝土送料系统的一优选实例中,所述混凝土上料单元包括砼搅拌站、料斗运输车、砼料斗、料斗输送机构、料斗提升机构,所述料斗输送机构垂直于浇注生产线设置,其下料端与混凝土浇注单元相配合,所述料斗运输车设置在料斗输送机构上,所述料斗提升机构设置在料斗输送机构的上料端,所述砼搅拌站中的混凝土由电瓶车输送至料斗提升机构。
在该流水生产线的又一实例中,所述混凝土浇注单元包括:
封闭式浇筑室,所述封闭式浇筑室设置在浇筑生产线上的浇注工位处,提供封闭的浇注空间;
托举台,所述托举台托举顶升进入浇注室的待浇注模具;
混凝土下料斗,所述混凝土下料斗固定于模具下料口的上方,通过调节气压开关控制料斗门的开合来完成混凝土的浇筑;
附着式振动器,所述附着式振动器设置在混凝土下料斗的两侧;
浇筑控制台,所述浇筑控制台分别控制封闭式浇筑室的开合、托举台的升降、混凝土下料斗的下料以及附着式振动器的启动和停止。
进一步的,所托举台包括液压式锁具、气囊、钢框架,所述液压式锁具布置于钢框架之上,并与浇筑生产线上的浇注工位处相对应;所述气囊位于钢框架的下部,钢框架通过气囊安置在地基上。
再进一步的,所述液压式锁具由两对方向相反的卡具、液压油缸及限位槽钢相互配合组成。
再进一步的,所述气囊由金属圆盘以及涤纶橡胶囊配合组成,所述涤纶橡胶囊体为圆环状,设置在金属圆盘的外端侧,所述金属圆盘上设置有进气孔和固定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送料系统,其整个方案简单,易于实现且性能稳定、可靠性好、易于维护、安全性能好,能够有效提高盾构管片预制过程中混凝土上料和浇注的效率。
同时,利用该混凝土送料系统还能够大大降低劳动力的需求量以及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管片预制生产效率和成品率,有力的促进了管片预制工艺的发展。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送料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料斗运输车运输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料斗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托举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托举台中液压式锁具锁紧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托举台中液压式锁具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托举台中气囊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托举台中气囊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未经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20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外加剂自动加入装置
- 下一篇:模车进出蒸压釜的传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