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滤分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2151.4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4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叶天宁;叶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天宁;叶正辉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06;A47J3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312599 浙江省新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分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品制作工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过滤分装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饮食方面,人们越来越重视绿色食品以及健康饮食。饮品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自制饮品无添加着色剂、沉淀剂、抗氧剂等,品味自然醇香,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开始选择自制自饮,例如:自制豆浆、自制果蔬汁、自制葡萄酒等等。
自制饮品的过滤饮品制作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过滤可以滤除在自制饮品过程中产生的残渣,从而提高饮品的纯净度、品质以及口感。但是,由于目前市面上过滤设备的价格通常较为昂贵,且体积较大,不适合普通家庭使用,所以大多数家庭在自制饮品时,并不会对饮品进行过滤或者只是选择自然沉淀的方法来去除残渣。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点:不过滤就食用自制饮品,会大大降低自制饮品的口感、纯净度等;自然沉淀不能有效地去除自制饮品中的残渣,即使在经过沉淀后,自制饮品中仍会含有大量的残余物,会出现出汁率降低、过滤不完全的问题;且通常自然沉淀的过滤过程较为缓慢、耗时较长,增加自制饮品的制作时间;现有的过滤设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从而会增加自制饮品的制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家庭化的过滤分装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过滤就食用自制饮品,造成纯净度和口感降低的技术问题,以及自然沉淀过程缓慢、耗时较长、过滤不完全;现有过滤设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从而增加自制饮品制作成本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滤分装器,包括:过滤装置和虹吸引流管,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虹吸引流管上。
进一步,所述虹吸引流管上设有抽真空装置。
优化地,所述抽真空装置为弹性吸壶。
进一步,所述虹吸引流管上设有开关。
进一步,所述虹吸引流管上还设有流速调节装置。
优化地,所述过滤装置为过滤球,所述过滤球设置在所述虹吸引流管的进水端。
进一步,还包括:多个用来盛装滤后液体的容器;所述容器与所述虹吸引流管连接;所述虹吸引流管包括主管和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所述容器上设有密闭结构;所述容器依次排列,其中一个所述容器与所述虹吸引流管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容器之间通过一个或多个所述分流管连接。
进一步,所述密闭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容器上的容器盖,所述容器盖上设有用来插设所述主管和/或所述分流管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分流管分别与所述主管连接,每个所述分流管对应地与一个所述容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小型化、家庭化的过滤分装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有效地减少了家庭自制饮品的成本;同时自制饮品经过过滤提高了纯净度和饮用的口感;相比自然沉淀来讲,过滤过程较快,提高了过滤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分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分装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过滤球; 2-虹吸引流管; 21-主管;
22-分流管; 3-弹性吸壶; 4-流速调节装置;
41-滚轮; 5-容器一; 6-容器二;
61-容器盖; 6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天宁;叶正辉;,未经叶天宁;叶正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21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