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脉冲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4132.5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3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宏博;虎彪;金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天恒信生物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6 | 分类号: | B01D46/06;B01D46/04;B01D46/42;B01D46/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脉冲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脉冲除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水泥、钢铁等行业煤粉制备系统中,大多采用球磨机、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袋除尘器组合进行除尘,或者立磨、气箱脉冲除尘器的系统模式,随着环境保护标准的提升,如何改善已有设备降低排放尾气的危害,在不增加设备体积和占地的情况下,提高除尘速度、除尘的效率,近年来钢材及其它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土地使用成本上升,使新上项目环保治理的投入成本大幅增加,因此加快研制开发占地面积小,单位过滤面积钢耗低的高效煤磨袋除尘器意义重大,而现有的脉冲除尘器中,袋式除尘器的缺点是安装维护困难,滤件不易更换,密封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的经验,性能不稳定,造成其防爆性能差,因此急需一种脉冲除尘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防爆、防静电、除尘效果好、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脉冲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脉冲除尘器,它包括灰斗和卸灰装置,所述的脉冲除尘器的主体由离线阀、进出风口、箱体、灰斗、卸灰装置、滤袋袋笼、脉冲清灰装置、防爆门、灭火装置组成;所述的箱体的底端连接有灰斗,箱体的顶端设置有离线阀和脉冲清灰装置,箱体的侧面设置有防爆门,箱体的中部设置有进出风口,箱体内设置有滤袋袋笼;所述的灰斗的末端设置有卸灰装置,灰斗的侧边连接有灭火装置;所述的脉冲清灰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滤袋袋笼,所述的脉冲清灰装置内设置有脉冲阀,所述的脉冲阀为淹没式脉冲阀。
所述的滤袋袋笼中的滤袋的长度为6至8米。
所述的灭火装置为二氧化碳自动灭火装置。
所述的离线阀连接有若干PLC控制仪。
所述的箱体、脉冲清灰装置、防爆门、灰斗、滤袋袋笼均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离线阀、进出风口、箱体、灰斗、卸灰装置、滤袋袋笼、脉冲清灰装置、防爆门、灭火装置组成了一种脉冲除尘器,具有结构紧凑、防爆、防静电、除尘效果好、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箱体、脉冲清灰装置、防爆门、灰斗、滤袋袋笼均接地,可以根据实践需求采用专用防静电过滤材料,具有防爆、防静电、安全性高、成本低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设置的脉冲清灰装置内设置有脉冲阀,脉冲阀为淹没式脉冲阀,具有喷吹阻力低、工作效率高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灭火装置为二氧化碳自动灭火装置,具有安全性高、自动灭火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离线阀连接有若干PLC控制仪,具有控制方便、工作效率高的优点;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防爆、防静电、除尘效果好、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脉冲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离线阀 2、进出风口 3、箱体 4、灰斗 5、卸灰装置 6、滤袋袋笼 7、脉冲清灰装置 8、防爆门 9、灭火装置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脉冲除尘器,它包括灰斗4和卸灰装置5,所述的脉冲除尘器的主体由离线阀1、进出风口2、箱体3、灰斗4、卸灰装置5、滤袋袋笼6、脉冲清灰装置7、防爆门8、灭火装置9组成;所述的箱体3的底端连接有灰斗4,箱体3的顶端设置有离线阀1和脉冲清灰装置7,箱体3的侧面设置有防爆门8,箱体3的中部设置有进出风口2,箱体3内设置有滤袋袋笼6;所述的灰斗4的末端设置有卸灰装置5,灰斗4的侧边连接有灭火装置9;所述的脉冲清灰装置7的下方设置有滤袋袋笼6,所述的脉冲清灰装置7内设置有脉冲阀,所述的脉冲阀为淹没式脉冲阀。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离线阀、进出风口、箱体、灰斗、卸灰装置、滤袋袋笼、脉冲清灰装置、防爆门、灭火装置组成了一种脉冲除尘器,具有结构紧凑、防爆、防静电、除尘效果好、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天恒信生物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天恒信生物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41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