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稳定弹体空投开伞模拟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4442.7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3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姬永强;石运国;甄文强;张怀宇;赵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杨春 |
地址: | 621908***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定 弹体 空投 模拟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赋予弹体初始失稳姿态的空投模拟试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非稳定弹体空投开伞模拟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阶段,伞弹系统的稳定性研究仍然以试验研究为主。以空投或抛撒武器为例,通常是通过飞行器平台投放弹体,弹体与投放平台分离后延时一段时间,抛出减速稳定伞实现对弹体的姿态控制。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往往由于空投弹体气动外形的极不稳定,导致空投弹体在空投动作后发生姿态失稳,弹体姿态失稳会导致伞弹缠绕,从而给弹体开伞过程带来巨大困难。弹体失稳引起降落伞缠绕、不能按预定方式打开,从而导致弹体不能落入预定目标区域,致使预定任务失败。
由于实际飞行试验代价昂贵,传统的模拟试验方法通常是使用飞机、热气球、高塔等代替飞行器完成弹体研制阶段的空投试验,以获取相应的开伞数据。但目前该类试验方法采取直接投放方式,和实际飞行试验弹体投放存在飞行速度、来流作用等差异,导致通过该类空投模拟试验无法得出弹体失稳时的开伞规律,难以达到验证弹体以实际非稳定飞行姿态空中开伞的试验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获得弹体开伞规律的非稳定弹体空投开伞模拟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非稳定弹体空投开伞模拟试验装置,包括弹体、投放平台、投放固定器和调节绳,所述弹体的后端设有伞仓,所述弹体的中段通过所述投放固定器安装于所述投放平台的下面,所述投放平台的下面位于所述投放固定器和所述伞仓之间的位置设有固定块,所述调节绳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调节绳的另一端缠绕所述弹体后通过绳销与所述弹体连接,所述绳销为带有绳环的插销。
上述结构中,调节绳和固定块配合能够实现对弹体的初始失稳姿态进行控制,这是本实用新型的重要创新点,这种结构有效解决了传统直接投放无法控制弹体初始失稳姿态的问题。
为了缓冲调节绳绷紧时与弹体之间的拉力冲击,所述绳销与所述弹体之间为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绳在所述弹体上的缠绕长度L由以下公式确定:
式中,r为弹体半径,g为重力加速度,ω0为需要模拟的弹体滚转角速率。
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弹体的质心之间的距离D由以下公式确定:
式中,r为弹体半径,Jf为弹体俯仰方向的转动惯量,m为弹体质量,ω0为需要模拟的弹体滚转角速率,ωf为需要模拟的弹体俯仰角速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由于增加了调节绳和固定块对弹体的初始失稳状态进行了控制,所以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非稳定弹体空投开伞模拟试验装置进行非稳定弹体空投开伞模拟试验,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在给定飞行速度下预先设定失稳滚转角速率和俯仰角速率;
(2)可以获取系列飞行速度、失稳滚转角速率以及失稳俯仰角速率条件下的弹体开伞规律;
(3)可以通过预设滚转角速率和俯仰角速率来模拟实际弹体飞行姿态下的开伞过程,为弹体失稳姿态下开伞研究提供了更有效的试验方法,满足了空投或抛撒武器的研制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非稳定弹体空投开伞模拟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44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塞蚌式土壤原状土采样装置
- 下一篇:汽车主动防撞模拟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