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缠绕贵重膜的卷芯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5235.3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4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钱晓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裕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22 | 分类号: | B65H7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缠绕 贵重 卷芯管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贵重膜缠绕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缠绕贵重膜的卷芯管组件。
背景技术
卷芯管是用于卷曲各种薄膜、胶带或纸张等带状产品的部件,常常配合堵头的使用,以起到方便对产品存放和运输的作用。卷芯管的材料各异,根据所要卷曲的产品的不同,分为纸质卷芯管、塑料卷芯管和金属卷芯管等,而其中塑料卷芯管是以其重量轻、表面光滑、耐磨损、不易变形等优点被广泛使用。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用来缠绕贵重膜的卷芯管,其包括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管体,管体上缠绕着高精度、高性能的薄膜,比如ITO膜、扩散片、阳极铜膜以及PET光学膜等,对于这些贵重膜来说,缠绕到管体上以后,就不允许贵重膜因管体自转而拖拉下来,因为这些类型的膜对其表面的平整度以及光滑度要求非常高,拖拉下来后很可能因粘到其它细小颗粒而导致这些高精度、高性能的薄膜浪费很多,而且这些薄膜的制作成本很高,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会导致生产成本增高。
常规的解决方法是,把管体的内壁的直径做成比堵头直径稍微小一点,以此来保证管体不会旋转,但以套装方式把卷芯管套到堵头上时,十分困难,而且不够平滑,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平滑、容易的将卷芯管套装到堵头上的卷芯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缠绕贵重膜后能平滑、容易的套装到堵头上的卷芯管组件。
为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缠绕贵重膜的卷芯管组件,包括两端开口、内部呈中空的管体以及插接于管体两端的堵头,所述的堵头包括边沿以及设置于边沿中心且与管体插接的插接部,所述的插接部呈圆台状设置,圆台的大端面连接于边沿,所述管体包括管体的内壁以及外壁,所述内壁与外壁位于所述管体的开口处均具有向外突出的圆角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内壁的圆角结构的曲率半径比堵头的圆角结构的曲率半径小。
作为优选,所述外壁的圆角结构的曲率半径比所述内壁的圆角结构的曲率半径小。
作为优选,所述内壁与外壁的圆角结构之间形成有呈平面的过渡部。
作为优选,所述插接部的表面设有条形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边沿上设有用于容纳封装带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内壁和外壁在开口端处的圆角既能方便和堵头的配合,使得卷芯管在往堵头上套时,变得很平滑、很容易,同时也能对工人的手掌进行充分的保护,而且还能防止贵重膜在缠绕过程中被卷芯管自身的割破以及卷芯管套到堵头上后和堵头边沿的碰撞碎裂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卷芯管和堵头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卷芯管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沿A-A面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
图中:1、管体;11、内壁;12、外壁;2、空腔;3、开口端;41、圆角a;42、圆角b;43、圆角c;5、堵头;51、插接部;6、边沿;7、过渡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用于缠绕贵重膜的卷芯管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缠绕贵重膜的卷芯管组件,包括管体1和插接在管体1上的堵头5,堵头5包括边沿6以及设置在边沿6中心的插接部51,插接部51是用来和管体1插接的,插接部51呈一个圆台状,并且圆台的大端面和边沿6连接,管体1的内部呈中空状形成一个空腔2,管体1的两端都呈开口状形成开口端3,管体1的内壁11在开口端3的地方予以倒圆角处理形成圆角a41,并且保证圆角a41是向外突出的,如图4所示,这样内壁11在开口端3处的圆角a41就能方便和插接部51的配合,使得卷芯管在往插接部51上套的时候,变得很平滑、很容易,相比于无圆角a41的设置方式,此种结构大大降低了卷芯管的内壁11往插接部51上套的过程中和插接部51的碰撞,从而能在保护卷芯管和插接部51的同时,也能方便快捷的实现卷芯管套在插接部51上。
可以在插接部51的表面设置一些条形凸起52,这样就能增大插接部51和管体1之间的挤压力,起到牢固管体1和插接部51的作用,避免这两者之间的脱离。
最好把圆角a41的曲率半径做的比堵头5上的圆角c43的曲率半径小,即圆角a41的半径比堵头5的圆角c43的半径要小,这样既能方便的将卷芯管套在堵头5上,也能使得堵头5和管体1的内壁11接触的更紧密,增强了堵头5和卷芯管之间的牢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裕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裕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52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智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通用性好的便携式扎带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