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5250.8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6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许三平;秦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尚德隆超硬材料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43 | 分类号: | E21B10/43;E21B1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张淑贤;毛军 |
地址: | 100018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 ||
1.一种复合齿,其特征在于,包括齿本体和锥球形金刚石层(17);
所述齿本体包括球状顶部(11)、圆台部(12)、承载过渡部(13)、圆柱体(14)、导向过渡部(15)和导向体(16);
所述导向体(16)为圆台状回转体,所述导向过渡部(15)固定于所述导向体(16)直径较大的一端;
所述圆柱体(14)固定于所述导向过渡部(15)上;所述圆柱体(14)的回转轴线与所述导向过渡部(15)和所述导向体(16)的轴线重合;
所述承载过渡部(13)固定于所述圆柱体(14)上;
所述圆台部(12)的直径较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承载过渡部(13)上;
所述球状顶部(11)固定于所述圆台部(12)的另一端上,且所述球状顶部(11)与所述圆台部(12)的旋转轴线重合,且母线相切;
所述承载过渡部(13)与所述圆台部(12)和所述圆柱体(14)圆滑连接;
所述锥球形金刚石层(17)覆盖于所述球状顶部(11)和圆台部(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过渡部(13)为回转体,所述承载过渡部(13)的回转轴线与所述圆柱体(14)和所述圆台部(12)的回转轴线重合;所述承载过渡部(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平行,且所述承载过渡部(13)的母线为向外凸出的弧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过渡部(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小于30度的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复合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过渡部(15)与所述圆柱体(14)和所述导向体(16)圆滑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部(12)的锥角为30°-1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顶部(11)的球径为2-1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体(16)的母线与其回转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4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齿,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球形金刚石层(17)的厚度为0.5-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14)的外表面沿所述圆柱体(14)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锯齿状凸起(18);所述锯齿状凸起(18)沿所述圆柱体(14)的外表面的周向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齿,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状凸起(18)的齿高为0.8mm,两个相邻的锯齿表面之间的夹角为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尚德隆超硬材料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尚德隆超硬材料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52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钻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控制钻孔深度的全液压正位凿岩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