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经颅多普勒血流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5477.2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0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覃正笛;李杰;张天炯;陈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8/06 | 分类号: | A61B8/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宋鹰武;沈祖锋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普勒 血流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颅多普勒血流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是利用超声波多普勒效应来实现血流动力学检测的一门技术,经颅多普勒是检测颅内动脉的血流的一种仪器。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经颅多普勒血流检测仪器都是采用传统模拟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相结合的非全数字系统,其信号的解调、壁信号的压制甚至深度信息提取都是在模拟电路部分解决,仅仅是血流谱分析的过程是在数字域中进行。
大规模模拟电路的使用不仅导致了系统体积大、功耗大。更重要的是,模拟器件的不稳定性限制了系统的性能,造成系统灵敏度低、准确性差、深度信息和系统信噪比不够等,而且还会引入噪声。
另外,超声波在人体传播中相对于距离成指数衰减,离探头较远的目标所接收的超声信号很弱,携带信息的回波信号的信噪比很低,导致远处目标成像受噪声干扰严重,成像质量下降,特别是在颅内动脉血流检测上,由于超声波需要穿透颅骨,巨大的衰减甚至导致远处目标不能成像。这样,不仅无法为医生提供快速、准确和可靠的诊断依据,而且在临床诊断中非常依赖医生的经验和手法。
可见现有技术的缺点如下:仪器体积大、功耗大、灵敏度低、深度信息不充分、超声穿透能力不足和系统信噪比不够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经颅多普勒血流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经颅多普勒血流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FPGA芯片,该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FPGA芯片外部的编码调制模块、信号收发模块及前置放大模块,以及位于所述FPGA芯片内部的模数转换模块、解调解码模块及后处理模块,其中:所述编码调制模块用于对经颅多普勒发射的信号进行编码及调制;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用于用上述编码及调制的信号激励探头进行发射,及接收超声回波信号;所述前置放大模块用于对上述接收的超声回波信号进行信号放大;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对上述经过放大的超声回波信号直接进行数字化,得到超声回波数据;所述解调解码模块用于对上述得到的超声回波数据进行数字解调及解码;所述后处理模块用于对上述解调和解码后的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并进行数据的后处理,完成对血流的多普勒检测和分析。
其中,所述的激励包括:传统脉冲激励及编码激励。
所述的所述解调解码模块具体用于:采用数字正交解调技术对超声回波数据进行解调;对解调后I和Q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对解调后的超声回波数据进行解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54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妇产科电动阴道采样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妇科护理的超声多普勒胎心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