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荧光警示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5815.2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7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金文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文雅 |
主分类号: | H01B7/36 | 分类号: | H01B7/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2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警示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涉及一种荧光警示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ZL201310332621.5公开了一种电缆,包含一种或多种聚合物元件,用于减少串扰,所述电缆包括:多组非屏蔽式双绞线对,每组双绞线对是彼此绞合绝缘的导体线对,每组双绞线对具有不同的绞距;护套,其包围所述多组非屏蔽式双绞线对,其中在所述多组非屏蔽式双绞线对中具有最长绞距的非屏蔽式双绞线对位于所述护套的中心,以便具有最长绞距的所述双绞线对的轴与所述电缆的中心纵轴基本重合;以及多个缓冲元件,其设置在所述外套中的所述多组非屏蔽式双绞线对之间的空隙中,其中所述缓冲元件是成型的聚合物结构。该电缆不具有荧光警示功能,应用范围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第一荧光带、第一荧光条、第二荧光带、第二荧光条、第三荧光带、第三荧光条、第一荧光警示贴、第二荧光警示贴以及第三荧光警示贴可以达到荧光警示的作用,从而使电缆线主体具有荧光警示功能的荧光警示电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荧光警示电缆,包括电缆线主体,电缆线主体的内表面设有电缆芯,电缆线主体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荧光带、第二荧光带以及第三荧光带,第一荧光带、第二荧光带以及第三荧光带的表面均设有由荧光油墨制成的荧光层,第一荧光带、第二荧光带以及第三荧光带呈等间距布置,电缆线主体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荧光条、第二荧光条以及第三荧光条,第一荧光条、第二荧光条以及第三荧光条的表面均设有由荧光油墨制成的荧光层,第一荧光条、第二荧光条以及第三荧光条呈等间距布置,第一荧光带、第一荧光条、第二荧光带、第二荧光条、第三荧光带以及第三荧光条呈交错布置,电缆线主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荧光警示贴、第二荧光警示贴以及第三荧光警示贴,第一荧光警示贴、第二荧光警示贴以及第三荧光警示贴的表面设有荧光粉,荧光粉通过胶层附着在第一荧光警示贴、第二荧光警示贴以及第三荧光警示贴的表面上;第一荧光警示贴、第二荧光警示贴以及第三荧光警示贴通过胶层与电缆线主体的外表面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荧光带、第二荧光带以及第三荧光带的横截面为环形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荧光条、第二荧光条以及第三荧光条的横截面为环形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线主体为圆柱形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芯为铜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荧光警示贴、第二荧光警示贴以及第三荧光警示贴为三角形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电缆线主体的内表面设有电缆芯,电缆线主体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荧光带、第二荧光带以及第三荧光带,第一荧光带、第二荧光带以及第三荧光带的表面均设有由荧光油墨制成的荧光层,第一荧光带、第二荧光带以及第三荧光带呈等间距布置,电缆线主体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荧光条、第二荧光条以及第三荧光条,第一荧光条、第二荧光条以及第三荧光条的表面均设有由荧光油墨制成的荧光层,第一荧光条、第二荧光条以及第三荧光条呈等间距布置,第一荧光带、第一荧光条、第二荧光带、第二荧光条、第三荧光带以及第三荧光条呈交错布置,电缆线主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荧光警示贴、第二荧光警示贴以及第三荧光警示贴,第一荧光警示贴、第二荧光警示贴以及第三荧光警示贴的表面设有荧光粉,荧光粉通过胶层附着在第一荧光警示贴、第二荧光警示贴以及第三荧光警示贴的表面上;第一荧光警示贴、第二荧光警示贴以及第三荧光警示贴通过胶层与电缆线主体的外表面粘连接,所以通过第一荧光带、第一荧光条、第二荧光带、第二荧光条、第三荧光带、第三荧光条、第一荧光警示贴、第二荧光警示贴以及第三荧光警示贴可以达到荧光警示的作用,从而使电缆线主体具有荧光警示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荧光警示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文雅,未经金文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58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闪络并联间隙下招弧角
- 下一篇:一种陶瓷耐火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