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榨膛组件的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6035.X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1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岑丁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岑丁泉 |
主分类号: | B30B9/14 | 分类号: | B30B9/14;B30B15/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齐文剑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榨油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榨油机中榨膛组件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用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营养和健康兼顾。然而市场上常有造假和劣质浸出油,普通消费者难于鉴别,对食用者健康极为不利。所以,以现场加工的方式经营模式因其制油过程公开、原料自选等优势而越发受到消费者青睐。小型化、家用型榨油机应运而生。
上述这种家用型榨油机的主要机构为一带有榨螺杆的榨膛,榨螺杆可绕轴旋转地装设于榨膛的轴线上;使用时料胚从料斗中加入榨膛,榨螺杆旋转并开始挤压料胚,使其析出油分。
在榨油的过程中,料胚的密度会随着榨螺杆的挤压逐渐增大,其对榨螺杆的反作用力也随之增大。现有的榨油机中,该反作用力可使榨螺杆的轴线偏离榨膛的轴线,使榨螺杆与榨膛内壁发生直接接触、摩擦,产生金属粉末,从而污染榨出的油;磨损的榨膛会进一步加剧摩擦,导致料渣排出不顺、不均匀,从而降低出油率。
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榨膛组件的改进结构,其可避免榨螺杆与榨膛之间发生直接接触、摩擦,从而确保出油品质及出油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榨膛组件的改进结构,包括榨膛及穿设于榨膛内腔的榨螺杆,榨螺杆的后端部枢接于榨膛上以使该榨螺杆可绕轴旋转地活动于榨膛内腔中,榨膛的膛壁上开设有进料口及出油口,榨膛的前端设有排渣口,所述榨膛前端部固定连接一辅助套,该辅助套的侧壁开设有一支承孔,榨螺杆的前端部穿设于该支承孔内;辅助套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排渣口的缺槽。
进一步地,所述榨螺杆的前端设有凸出其侧壁的排渣针。
进一步地,所述榨螺杆通过一轴承枢接于辅助套的支承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套固定套接于榨膛的前端部,辅助套和榨膛的装配面上设有防止辅助套脱落的防脱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防脱结构包括凸设于辅助套内壁的一圈凸缘及对应开设于榨膛外壁的一圈凹槽,凸缘嵌于凹槽内。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在榨膛前端装设带有支承孔的辅助套,从而使榨螺杆的两端部均得到可靠的限制,其不仅能提高榨螺杆旋转的平稳性,还能有效减小榨螺杆被料胚挤压而发生偏轴现象,从而避免榨螺杆与榨膛发生接触、摩擦,有效延长榨膛和榨螺杆的使用寿命,确保出油品质及出油率。
二、通过在榨螺杆前端设置排渣针,可促进料渣顺利排出榨膛,防止出现料渣堵塞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榨膛与辅助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其中:1、榨膛;11、进料口;12、排渣口;2、榨螺杆;21、排渣针;3、辅助套;31、支承孔;32、缺槽;33、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榨膛组件的改进结构,其应用在小型化榨油机领域,尤其是家用型螺旋榨油机上;该榨膛组件的改进结构包括榨膛1、穿设于榨膛1内腔的榨螺杆2及固定连接于榨膛1前端部的辅助套3。
所述榨螺杆2为一螺杆,榨螺杆2的后端部枢接于榨膛1上,该端连接榨油机的驱动装置(图未示),从而该驱动装置可带动该榨螺杆2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于榨膛1内腔中;所述榨膛1呈筒状,榨膛1上部设有进料口11及进料斗(图未示),榨膛1底部设有出油口(图未示),榨膛1的前端设有排渣口12;所述辅助套3固定套接于榨膛1的前端部,该辅助套3的侧壁开设有一支承孔31,该支承孔31的中心线与榨螺杆2的旋转轴线重合,榨螺杆2的前端部穿设于该支承孔31内,优选地,榨螺杆2通过一轴承枢接于该支承孔31内;辅助套3的侧壁底部开设有连通排渣口12的缺槽32。需要说明的是,榨螺杆2的外表面设有不均匀的螺纹,榨螺杆2本身的粗细程度也有不同,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榨螺杆2后端的螺纹比前端的螺纹更松散,榨螺杆2自身的直径从后端往前端逐渐增加;螺纹与榨膛1内壁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从而可让料胚在该间隙中通过;该不均匀的螺纹随着榨螺杆2的旋转,可实现将间隙中的料胚逐渐从榨膛1的后端往前端推送的目的;而榨螺杆2直径的这种变化,可使料胚受到更好的挤压效果,上述榨螺杆2的特殊形状及其螺纹的结构均系习知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岑丁泉,未经岑丁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60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油漆桶压扁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上移式快速油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