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倒插避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6594.0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2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俊 |
主分类号: | F16F9/18 | 分类号: | F16F9/18;F16F9/32;F16F9/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饶钱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插 避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倒插避震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倒插避震器一般包括外筒、内筒、第一导向器、第二导向器、活塞杆、活塞以及底座。其中,底座上设置有圆柱形的安装孔,活塞杆与底座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匹配的连接部。
由于活塞杆和底座相互连接的部位均呈圆柱形,而底座连接于外筒上,因此活塞杆和外筒的同轴度误差很难控制。相应地,活塞杆很容易偏离外筒的中心轴线从而发生磨损。
同时,由于活塞杆连接活塞杆的一端还与油封座配合,因此活塞杆的偏移还会导致活塞杆和油封座之间出现过大的缝隙,从而导致漏油现象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塞杆和底座锥形配合的倒插避震器,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倒插避震器包括外筒、内筒以及活塞杆,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器和第二导向器,所述外筒内设置有底座,所述内筒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圆台状的连接孔,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匹配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大于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导向器和所述第二导向器均为空心圆柱状的铜套。所述内筒通过上述两个铜套滑动连接于所述外筒内部。
现有的倒插避震器中,底座的连接孔和活塞杆的连接部均为圆柱形,而圆柱与圆柱的配合使得活塞杆和底座的同轴度很难控制在较小范围内,相应地,活塞杆和外筒的同轴度也很难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同轴度是定位公差的一种,这种定位公差较大时,活塞杆就会相对于外筒的轴线发生偏移和倾斜。
由于活塞杆远离底座的一端连接着活塞,因此活塞杆的偏移和倾斜会导致活塞受力方向发生改变,增大活塞与内筒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加重活塞的磨损,减少活塞以及整个倒插避震器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的倒插避震器不同,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倒插避震器中,底座的连接孔和活塞杆的连接部均设置为圆台状。所述圆台的定义为: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由此可见,圆台是具有一定锥度的。相对于圆柱与圆柱的配合,圆台与圆台的配合可以将活塞杆和外筒的同轴度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有效地防止因活塞杆的偏移和倾斜而导致活塞的严重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匹配的定位块。
定位槽和定位槽的设置可以使得所述连接孔和所述连接部更好更紧密地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槽和定位块均有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增强所述连接孔和连接部配合的紧密性和稳定性。本技术方案中,定位槽和定位块均可以设置为3个,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它合适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的边缘设置有用于增加活塞杆稳定性的环形凸起。
在现有的倒插避震器中,底座与活塞杆的接触面积较小,因此容易导致两者连接不够稳定。而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倒插避震器在底座的连接孔边缘增设了环形凸起,从而增大了底座与活塞杆的接触面积,相应地,也增大了底座对活塞杆的约束力,有效增加了两者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的纵剖面的侧边与其中心轴线的夹角为5°-15°。
这种角度范围内的连接孔既保证了活塞杆与外筒之间的同轴度处于较小范围内,又保证了底座加工的快捷性和结构的力学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器设置于所述外筒供所述内筒穿过一端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导向器设置于所述内筒位于所述外筒内的一端且与所述外筒的内壁间隙配合。
现有的倒插避震器的第一导向器和第二导向器均通过过盈配合设置于所述外筒的内壁上,且两个导向器之间的距离是固定不变。与现有的倒插避震器不同,本倒插避震器将所述第二导向器设置于内筒上,且所述第二导向器与所述外筒的内壁间隙配合,以便让所述第二导向器能随着内筒的压缩而移动。这样,所述第二导向器和所述第一导向器就可以相互接近而不存在固定不变的间距,相应地,现有的倒插避震器的两个导向器之间的距离就得到释放,不会再限制所述内筒在所述外筒内的有效行程,从而大大增大内筒的有效行程。
同时,由于第二导向器可以随着内筒移动,因此其与第一导向器之间的距离也会随着内筒的移动而增大,内筒所受到的力矩增大,支撑刚性增强,从而有效增强所述第一导向器和所述第二导向器对所述内筒的支撑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俊,未经张晓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65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下分布式双频扭转减振器
- 下一篇:一种叉车动力总成橡胶悬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