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伞面可调整大小的雨伞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8026.4 | 申请日: | 2015-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6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宋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彪 |
主分类号: | A45B25/18 | 分类号: | A45B25/18;A45B2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8000 江西省新余***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整 大小 雨伞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雨伞,特别是一种伞面可调整大小的雨伞。
背景技术:现有的雨伞按伞面的大小分:有大伞、小伞;按撑杆可折划分:有单杆伞、双折伞、三折伞等;双折伞、三折伞的目的是为了缩小整个伞体的体积,便于携带。这些伞,有着相同一点是:它们的伞面不论大或小,都是固定不变的。这种伞面固定不变的雨伞在使用中存在的不足是:1、不能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调整伞面,适应性较差;如,一个人在撑伞中,碰到另一个人需加入到伞中来,但该伞的伞面只够一人使用,在该情况下,该伞就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如,一个人所撑伞的伞面较大,撑起来费力,而且也不相称,就希望伞面能小些,但现有伞满足不了这种要求;2、在较大的风中撑伞,容易被风吹翻伞面,因为它的伞面为整块而且为凹形,风吹来的作用力完全作用在整块的凹形伞面上,所以,容易将其吹翻。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雨伞在使用中存在的适应性较差、防风性较差的不足,而提出一种适应性强、防风性能较好的伞面可调整大小的雨伞。
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一种伞面可调整大小的雨伞,其特征在于,它由二层以上层叠的伞面组成,下层的伞面为环带状,位于下层的伞面通过连接装置与上层伞面中的架杆作可相对移动方式连接。
所述下层伞面的连接装置是由连接杆和套圈构成,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下层伞面的架杆上,另一端与套圈固定连接,套圈套在上层伞面的架杆中。
为增加下层伞面在移动时的稳定性,固定在下层伞面架杆上的连接杆为二根。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1、适应性好,使用灵活,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对伞面进行调整;这在于本伞是由二层以上层叠的伞面组成,位于下层的伞面与上层伞面可作相对移动,从而,可根据实际需要将伞面放大或缩小;放大时(在二人以上需要撑伞的情况下),可将下层的伞面往外拉出一段即可;反之,缩小时,可将下层的伞面往里推进一段即可;2、防风性较好,不容易被风吹翻伞面;因为,伞面由二层以上构成,伞面与伞面之间有较大的空隙,风吹向伞面时,部分风会从伞面之间的空隙中流出,从而,可降低风对伞面的压力,也使伞面不易被风吹翻。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一种伞面可调整大小的雨伞,包括撑杆1、架杆2、支杆3、伞面4,它由二层(也可三层或四层等)层叠的伞面4组成,下层的伞面4为环带状,位于下层的伞面4通过连接装置与上层伞面4中的架杆2作可相对移动方式连接。所述下层伞面4的连接装置是由连接杆5和套圈6构成,连接杆5的一端固定在下层伞面4的架杆2上,另一端与套圈6固定连接,套圈6套在上层伞面4的架杆2中,从而可使下层伞面4沿着上层伞面4的架杆2作上下移动。为增加下层伞面4在移动时的稳定性,固定在下层伞面4架杆2上的连接杆5为二根。
本伞的使用操作是:若需伞面大时,可将雨伞头朝上,雨伞微撑开状态,轻轻抖动雨伞,下层的伞面4则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出,此时,将雨伞完全撑开即可;反之,可将伞面缩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彪,未经宋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80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会计用具收纳盒
- 下一篇:具有自动收伞功能的折叠伞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