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加载的层状剪切模型土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9008.8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5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华;许振巍;高洪梅;张鑫磊;张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0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载 层状 剪切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型振动台试验模型土箱,特别是一种能加载的层状剪切模型土箱。
背景技术
目前,振动台试验仍是液化效应分析的主要手段之一,国内应用于振动台试验研究的层状剪切模型土箱,因无法在土层上有效的加载有效围压,其对实际场地的模拟厚度受限于模型土箱的高度 ,一般只能模拟2m至3m的土层厚度,无法对深厚土层进行地震效应分析。而实际工程中及研究工作中,经常需要对埋深十余米,甚至是50m以上的土层及其中的构建物进行抗震性能研究。现有的层状剪切模型土箱难以满足在振动台试验中模拟深厚土层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模拟深厚土层振动效应的能加载的层状剪切模型土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加载的层状剪切模型土箱,包括底板、固定设置于底板上且能够模拟土层剪切变形的层状剪切模型土箱本体和设置于层状剪切模型土箱本体顶部的加压气囊,该加压气囊外接有高压加气钢瓶;加压气囊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反力系统。
所述反力系统包括一块设置于加压气囊顶部的承压钢板,该承压钢板的顶部设置有一块反力钢板;所述承压钢板和反力钢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组滚动滑轮。
所述反力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层状剪切模型土箱本体两侧的反力架,该反力架的顶部与反力钢板固定连接。
所述反力架上还设置有能对滚动滑轮进行限位的定位垫板。
所述层状剪切模型土箱本体为层状框架,相邻两层框架之间均设置有滚动轴承。
所述层状剪切模型土箱本体主要由相互之间无摩擦的叠环组成。
所述层状剪切模型土箱本体的层数为10层,从上至下数,第一剪切层的层高为其它剪切层层高的两倍。
所述加压气囊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传感器接线盒。
所述承压钢板上设置有若干个传感器出线孔。
所述承压钢板上还设置有能用螺丝封闭的排水孔。
本申请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振动台试验中,通过对加压气囊中气体加压载荷的控制,从而能够对土层施加有效围压,以模拟深厚土层的应力状态。
2、在试验过程中,层状剪切模型土箱本体不会限制土层在振动方向上的运动,能有效模拟深厚土层在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
3、上述排水孔的设置,在制样过程中,通过对排水孔的封堵控制,能够严格控制排水,从而能较好的控制土样的饱和度。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申请一种能加载的层状剪切模型土箱的主视图;
图2显示了本申请一种能加载的层状剪切模型土箱的侧视图;
图3显示了承压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了本申请一种能加载的层状剪切模型土箱的试验过程示意图。
其中有:1.底板;2.层状剪切模型土箱本体;3.加压气囊;4.传感器出线盒;5.承压钢板;6.反力钢板;7.反力架;8.滚动滑轮;9.滑轮槽;10.传感器出线孔;11.定位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能加载的层状剪切模型土箱,包括底板1、层状剪切模型土箱本体2、加压气囊3和一个反力系统。
上述底板1的底部能直接与大型振动试验台相连接,并随着大型振动试验台而振动。
上述层状剪切模型土箱本体2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能够模拟土层剪切变形。层状剪切模型土箱本体2的结构有如下两种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1
层状剪切模型土箱本体2为层状框架,相邻两层框架之间均设置有滚动轴承。滚动轴承的设置,一方面限制了竖向和侧向运动;另一方面,使得框架间能够在振动方向上相对滑动,从而能够模拟土层的剪切变形。
实施例2
层状剪切模型土箱本体2主要由相互之间无摩擦的叠环组成。叠环间能够在振动方向上相对滑动,从而能够模拟土层的剪切变形。
上述两种实施例中,层状剪切模型土箱本体2的层数均优选为10层,从上至下数,第一剪切层(也即最顶层)的层高为其它剪切层层高的两倍。如第一剪切层的层高为20cm,则其余9层的层高分别为10cm。这样设置的好处为:能够防止加压气囊3充气后进入其它剪切层而发生破坏,起到保护加压气囊3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90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鞋底弯折测试装置
- 下一篇:含有对中凹槽的手动脱模仪